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大明:嘉靖是我哥> 第17章 日暖还寒时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章 日暖还寒时刻(2 / 2)

然后,这桩风闻奏事的小事,就无人问津了。

至于后续,因为换爹事件,杨廷和叫张鹤龄出面,逼的朱厚熜直跳脚,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体上来说,官员给京城百姓的印象,并不算多好,锦衣卫更差,所以一些粗鲁的家伙,譬如主动要干这档子精细活儿的铁牛,铜虎二人,刚开口没两句,把百户这词儿蹦出来之后,他们那一片儿,便散了个干净,如避瘟神。

这让他们被莫戈给揍了一顿,挨打且先不说,两位兄弟一脸懵的问自己犯了啥错误,才真叫人为之绝倒。

至于陆斌这边,他终于结束了自己长达一个月需要办的事情,就是组建譬如糖霜贸易商铺,租赁作坊场地以及招募工匠施工队伍这三件事情。

即便有安陆州老朋友们的帮助,这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花费了整整一个月有余的时间,也还没能将事情干净利落的全部办好。

京城居大不易的特征,淋漓尽致的展现在陆斌面前。

第一个难题便是银子的问题,知晓当前时代银两购买力的陆斌,原本以为,即便是在京城,五千两银子的准备,也是绰绰有余。

在此之前,他甚至不能明白,在一个三两银子就能够叫人好好生活一个月有结余的时代,贪污存储百万两的意义在哪里。

可当他在京城准备购置土地的时候,他陡然发觉,可能部分官员的贪污行径,还真就是被逼的。

譬如人杨一清写个字收数百两银子这档子事,可能真就是日子过不下去,再不弄点钱花销,家里老婆孩子得挂房梁上给他好好瞧瞧。

娘的,一在安陆,撑死了总价值不会超过一千两,靠近道路,门市两开间的不大商铺,人呲牙便是三千两,还概不还价。

而社会地位普遍不高工匠,造个柜台,桌椅板凳之类的物件,报价跟鬼一样,二百两银子花销都直说没赚头,仅仅赚个手工费,大头都是木料钱云云。

最坑爹的地方在于,后续陆斌还真就抽个空,翻阅了一下锦衣卫内部关于京城原料价格的文案,结果人木匠在那二百两里面拢共就赚了五两银子。

这让陆斌直骂娘,娘的,你丫就赚五两银子,至于搞得像做了笔大买卖,宰了头大肥羊一样牙呲的见牙不见眼睛吗?

至于之后,因为银两开销跟朱厚熜互掐,又是另当别论的一件事情。

反正直到最后,陆斌多了五千两的银票,而且还一分也不拉的花销出去,还找寻安陆州的士族朋友们拆借了一些,才算将事情弄得妥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