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麟春听闻此言,微微眯起双眼,沉默片刻之后才缓声道:“世子殿下,不知您可曾耳闻‘隐山会’之名?据下官所知,这邺城的方家正是那隐山会的藏身之所。想来此番邺城沦陷,定是孟家与方家暗中勾结、里应外合所导致的恶果啊!”
说到此处,韩麟春的眼神骤然变得坚毅起来,仿佛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在其眼底跳动。他一心只想当个造福一方的好官,对于仕途的升迁并无过多奢求。然而,那些如蛀虫般的恶势力却肆意欺压百姓,甚至妄图颠覆朝廷,这无疑成为了他心头最深的一根刺。
他之所以选择全力协助镇北军,一方面固然是对胡万军将军的忠肝义胆深感钦佩,但更多的则是出于自身的信念和抱负,他渴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实现让冀州这片土地变得繁荣富庶的毕生心愿。
楚骁紧紧握着拳头,努力克制着内心汹涌澎湃的怒火,一字一句地缓缓说道:“嗯,此事我已知晓,并且与之有着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大人既然已经洞悉其中内情,可否如实相告于楚某?不过,一旦踏出这牢房之门,还望大人将今日之事尽数忘却,权当自己只是个戴罪立功的贪腐之官即可。”
“下官明白世子之意,真是感激不尽,世子您竟能如此设身处地地为下官的安危着想。韩某如今年事已高,对于生死之事早已看得淡了。若不是世子您英勇无畏,一举打入那阴山王庭,使得古狄大军长驱直入、马踏燕城,下官恐怕早就怀着满腔热血,为国捐躯去了。”
韩麟春一边说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他望着眼前的楚骁,心中感慨万千。在这漫长且充满苦涩的为官生涯中,楚骁就如同黑暗苦海中突然出现的一束耀眼阳光,给了他希望和温暖。然而,一想到自己即将回到那个处处需要违背本心去做事的官场,继续周旋于各种勾心斗角之中,他的心情便不由自主地沉重起来,难以抑制的伤感渐渐涌上心头。
楚骁看着韩麟春略显落寞的神情,轻声安慰道:“知府大人切莫太过在意,待到邺城成功收复之后,我定会恳请秦王爷亲自下令,打通与江南之间的货运通道。届时,燕城百姓们的生活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知道,商人最重诚信二字,但这冀州之地如今的风气却似乎并非如此。所以,往后还望大人能够多多费心操劳,整治这不良之风,还此地一个清明公正的商业环境。”
言罢,楚骁动作利落地打开了牢门的锁链,并小心翼翼地搀扶着韩麟春走出了这阴暗潮湿的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