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陈启的话,陈恒当即回屋取来图纸。
陈恒虽不尚画工,可常年练笔锻炼出来的控制力,让他在纸上画些简单、直观的线条还是够的。他自己又不求美观,只想着尽量还原本物。图纸完成的一刻,倒也是随了陈恒的心思。
当陈启捧着两幅画,对着油灯相看时。也为陈恒纸上的东西暗暗称奇,陈启是个老木匠,一看就发现其中的门道并不复杂。陈启多少有些古怪道:“恒儿,这玩意儿,就是你说的生意?”
陈启这个当爹,是真没看出来这东西,以后能日赚斗金。
“嗯。”陈恒点点头,又问道,“爹,这东西,你做的出来吗?”
“这有什么做不出来的,不还是两个轮子嘛。”陈启先举起一张图纸,看了一半问,“你这是要人直接坐在棚内啊?那前面靠什么拉,中间加这一条杠,也套不了马啊?”
听到陈启说没问题,陈恒当即介绍道:“爹,这个叫黄包车。”
接下来,陈恒又详细说了黄包车的好处。如今扬州城里供人出行的方式不多,大户人家自己就有车有轿,这批人肯定不是目标客户。老百姓只有在出远门时,才会选择马车、牛车之物,平日里还是多以走路为主。。
城内不是没有车行,但是每辆马车的造价不菲,马、骡、驴等等都是稀罕物,更不用说价格还在它们上面的车厢。穷人家但凡有点钱,都会给自家买头牛,平日聊以代步。农忙时,还能拿来耕地运货。
陈恒以为自己这样说,他爹就能发现这片广阔的市场。
结果陈启反问道:“然后呢?”
看到老爹还是没懂,弄不明白这两者的关系。
陈恒想了想,既然讲大道理说不通,那他就换个更简单的说法,“爹你看,早上咱们去送二弟时,我从山长家走到城外用了两刻钟。要是找一辆马车,得花个半两银子吧。要是找城内的轿夫……光两人抬的,也要一二钱。”
“爹,如果是你,你会走路,还是花钱?”
听到儿子的问话,陈启立马摇头,“花这个冤枉钱干啥,有手有脚的,多走走,对身体也好。”
“那如果黄包车,只用三、五文,就能把我们送到城门,时间又跟轿夫的差不多,你会不会坐呢?”
陈启被油灯照亮的半边脸,尽是惊讶和吃惊。他还来不及说话,一旁顾氏却来了兴趣。两年前在秋浦街盘下店铺,几番磨练和待客,极大的改变了顾氏的消费观,“要花个三、五文,就能省一段走路的功夫,那得是多好的事情,生意肯定好的不得了。”
听到自家娘都这样说,陈恒略显得意的看看陈启,似乎在说:爹,你看吧,娘都比伱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