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都市小说>重生八零之低调发育> 第一五六章 将PBH打造成基础技术整合平台与输送渠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五六章 将PBH打造成基础技术整合平台与输送渠道(2 / 2)

PBH集团,并不是用来研发最先进的技术,与灯塔、霓虹的厂商在高端领域进行竞争的,恰恰相反,PBH的核心定位其实是一个基础技术的整合平台,也是一个将这些基础技术向内地进行输送的渠道,其实是之前英豪技术贸易设想的升级版。

前世,内地的电子产业发展,是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主要的拉动力,其实是来自内地居民的各种低端需求,而不是海外的高端市场。

虽然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内地加入WTO,相当多的电子产品,已经打入了国际市场,但其实这种“打入”,是需要加引号的。

这些进入国际市场的电子产品,要么是在低端市场,凭借价格优势,在与海外品牌竞争;要么就是在内地进行各种组装代工,其本质其实都是在出口廉价劳动力。

这种状况,大约一直要持续到2010年之后,才有一批真正有技术含量的高科技企业,开始陆续崛起。

对于这个历史发展过程,陈兵知道的很清楚。但他不会轻易的去批评国内的那些电子企业,如何不争气,不肯投入资金去加大研发。这种批评除了发泄一下情绪,其实并没有任何的意义。

内地有十几亿人口,其实在2010年之前,内地的经济总体上,一直是处于供应不足、物资短缺的状态,尤其是在80年代,甚至可以戏称“三条腿的凳子”只要造出来,都能卖的出去。

在这种背景之下,绝大多数的企业,有了盈利之后,并不会把大量资金,都投入到回报周期漫长的技术研发中去,而是更愿意快速的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才是市场经济下,追逐利润的常态。

内地改开的前三十年,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过程之中。这种经济高速增长,换一个中性的说法,就是经济规模在不断的快速膨胀。

企业要跟上这种市场规模膨胀,资金自然是更多的投入到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而不是研发部门。

企业的发展,依靠简单的扩大规模肯定是不行的,肯定需要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但自主技术研发的周期太长,回报慢,风险大,那么技术水平要提升怎么办?答案就是从西方,进行技术引进。

在现实当中,大声疾呼要投入基础研发的,往往是那些科学技术人员,而不是企业的经营者。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逻辑,大量引进成熟的先进技术,快速转化成生产能力,才是缩短投资周期,加速经济发展的捷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