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昨日他跟李之藻才会想方设法找由头,找托辞,目的便是能够打动皇帝,哪怕是不支持着作,只要能让皇帝见上汤若望一面也行。
所以他从昨晚到现在想了许多说辞,比如从公沙·的西劳练兵入手,说明西洋之法的重要性,或者从说明引入西洋计算方式,重修历法的重要性,从而让皇帝对西学感兴趣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术想了很多。
只是现在这些话术都没用上,他的准备都成了无用功。
题本一上,皇帝立马同意了,就好比辛苦数载,畏畏缩缩,就怕考不上进士,准备穷其一生准备呢,没想到仅试了一次就成功了,以至于馅饼掉的太快没看清楚。
朱由校看着徐光启盯着题本发愣出神不说话,心中也奇怪,难道是他的经费拨的不足嘛,还是此事徐光启还有什么难言之隐呢。
“怎么了,徐爱卿,可有什么难处嘛,尽管给朕说说。”
徐光启这才回过神来,于是对着朱由校再次拱手拜下。
“臣并非有什么难处,只是看到陛下如此痛快心生感慨,臣自万历二十七年考中进士,自现在为官已经二十余年,心忧国事,不断上书,但大多石沉大海没有音信,直到神宗皇帝不以臣卑微,让臣于通州练兵,但也是多有掣肘,乃至未竟其功。”
“但自从陛下登基,对臣恩遇有加,臣之所请,无所不应,臣之所求,无所不答。今日之事,臣唯恐不成,思前想后,找了许多理由说辞,没想到陛下如此信任,直接批红同意,让臣感激不尽,不知所言。”
徐光启见朱由校疑问,也感慨的解释起来,说着说着不禁感激涕零,觉得得遇明君,蒙受大恩,定要效死报答。
“朕需要真正能办事的人,你既然能给朕办实事,那朕自然不会亏待,定会鼎力支持,所以你大胆地去做,不要有顾虑,朕就是你最大的后台。”
“得遇明君,臣定当鞠躬尽瘁,不负皇恩。”
徐光启感激涕零,立马跪下表态,朱由校最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