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后每年均有人至,携铁器粮草以换取金银皮毛,此事关系甚大,其能携带铁器粮草出关,背后定有人指使,还请陛下明察,断其贸易,以困建虏。”
当朱由校最先开始看到熊廷弼这个密折,他是很震惊的。
在他的印象里,其实早就知道有内地商贾为了暴利一直在私通建虏。
但他一直以为这些事即使有,那也是历史上崇祯朝时候的事情,范围也仅仅限于晋商而已。现在自己刚刚登基,建虏在辽东也没有什么优势,沈阳跟辽阳也没有拿下来,应是不会有汉商通敌。
但当看到这个密折,他就知道是自己太年轻了。
不过他更多的是愤怒,现在就有人敢这么做真的不怕朝廷察觉吗?这些边将都如此明目张胆了,居然敢让这些商贾把朝廷严令禁止的铁器和粮食带出关。
所以他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查清此事,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嗯,这件事朕会给你充足的时间,你慢慢查。但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走漏风声,一定要暗中调查。”
骆思恭也明白此事的危险,这种干走私买卖的都是刀头舔血的行当,背后都是有边关武将或者朝中大佬支撑的,不然不会也不敢这么做。
“微臣明白,还请陛下放心。”
“嗯,此事朕看除了去蒙古等地实地走访以外,朕还有一个方法。
就是去通商互市的关口盯着,这些人携带这么多铁器粮食,还要经过蒙古等地,那车辆马匹护卫都是很多的。如果出关那会闹出很大动静的,因此就去通商关口调查可以说是一个办法。
另外也派人去山西查查吧,辽东的密奏说听闻有些商人是山西口语,很有可能是山西本地的商人。能购置这么多物资的定不是一般人,这也不失为一个好线索。”
听皇帝这么一说,骆思恭也忍不住的点点头。
第一个在关口守着是他一直在做,第二个去山西查商人倒是没有。不过见皇帝这么说,他觉得不妨一试。
“那臣就派人去查查这些商贾,定会给陛下一个交代。”
朱由校摆弄着手中的串珠,听着骆思恭的承诺,不由地微微点头。
“你办事朕是放心的。好了不说此事了,朝鲜的事情呢,人出发了没?”
“陛下,已经准备就绪,马上出发。微臣派出的是镇抚司的得力干将田尔耕,此人精明能干,对朝鲜之事也很是了解,去了定不会辜负朝廷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