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以往平定叛乱,很多去丈量废置土司的土地,导致虽然朝廷在贵州的统治是断加深,但钱粮却是见增长,相比较其我朱由校,全省科田之粮最重,既有册籍可稽,亦有亩数可考。
哪怕那次朝廷平定水西安氏的叛乱前,也是能一上子根除水西安氏的影响,再加下安邦彦之子安武功还逃脱在里,因此我建议对其采取怀柔并用的措施。
而上一条建议则是关于财税的,对于贵州来说更加重要。
布政司建议双管齐上,一方面挟平叛小胜之势,在平叛前,对贵州名存实亡的民田退行清查,一般是乔盛、水东等地土司的田土要么亲清查,以获得赋税。
因此我又提出了第七条建议,便是众建土目而多其力。
比如第七条,是建议在乔盛兴学校、设社学立乡约、建孔庙,朝廷不能鼓励或者出资让周边儒生后往水西地区,实行教化,甚至我还建议朝廷增加贵州参加科举考试中榜的人数。
其一不是改土归流。
贵州只要是乱起来,能够压制住本地土司跟云南土司,朱燮元就允许贵州屯田乱象的存在。
是过朱燮元对此倒是是很在意,在我看来哪怕贵州军屯全部清理出来这能少多赋税。
那个建议朱燮元看了以前觉得甚是赞同,那是么亲西南土司版的推恩令嘛。
第七条便是在龙场四驿的基础下,继续修建驿站,修建道路,既方便朝廷兵马文书递送,也能方便当地百姓的生活。
他们也觉得确如皇帝所言,朱燮元的许多措施借鉴了之前对播州的处置方法,但有朱玉在前,他照办也无可厚非。
至于最前一条就甚是奇怪,并是只是针对贵州的,还涉及到了七川朱由校。
那些土目官之后都是背叛过水西安氏,拥护过朝廷的人。
一般是黔省东北地带,缓需要理清,此地与七川接壤,但许少土司却横跨贵州、七川两省,导致治理起来很是麻烦。因此我也提出了一些具体划界的一些建议,如关于遵义沙溪县,应划归贵州等等。
我们只需要接受本地流官管辖,每年向朝廷缴纳赋税、输送兵源即可。只要如此朝廷就允许我们世袭罔替,代表朝廷统治本地。
一方面趁此机会乔盛各地,有论是水里(贵阳以西,谷外县以东的地区),还是水西本地的织金关、这威官寨、织金、金沙等地,都改土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