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界藩大营的兵马训练有三个月了吧,目前训练的如何了。”
“启禀可汗,虽然比不上之前的精兵,但绝对可堪一战。并且汉军也整训差不多,可以娴熟使用火器。”
这绝对是努尔哈赤这段时间听到的为数不多的好消息,见状当即松了一口气,随即开始算了起来。
“目前我后金八旗可战之兵六万,还有汉军五千,内喀尔喀巴林部、巴岳特等部以及科尔沁也可出兵两万左右,如此一来我大金有八万大军可用了。”
这个兵力要放到以前,那绝对是够用的,但现在却让努尔哈赤捉襟见肘。
“父汗,依我之见,现在有两条路可以选。”
这时黄台吉站了出来,这段时间他也在思考该怎么办,思来想去也只有两个办法。
还在思考的努尔哈赤闻言也来了兴趣,当即就向他投去饶有兴趣的眼光,缓缓问道:
“你来说说吧。”
黄台吉见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缓缓吸了一口气。
接下来的有些话他是思虑很久,知道讲出来后,在场不少人肯定不喜欢听。但局势如此,这是他想到最好的办法了。
“父汗,现在明强我弱,再加上我大金粮草不足,长此以往对我的大金是十分不利,因此一条出路便是在此请和。”
努尔哈赤无奈的点点头,请和的话他怎么不知道。可以说他自起兵后,屡次进攻大明,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便是以战促和。
当年萨尔浒之战前,他就曾向明国辽东都司提出过纳贡称臣请求。
听闻当时的辽东经略杨镐认为,自己没有占领多少边地,调动大军镇压未免花费太大,所以同意了他的请求。
只是杨镐把议和请求上报北京后,当即就被明国万历皇帝驳回拒绝了。明国内阁也下命让杨镐挥师进军,讨伐不臣,这才有了萨尔浒之战。
甚至到萨尔浒战役后,努尔哈赤也再次向明国请和。并且他在书信中说自己什么也不要,只求大明给他一个正式的名号。
只是继任辽东经略熊廷弼对此嗤之以鼻,直接把请和的书信退了回来,称此例一开则边患永无宁日。更可恶的是她不但不考虑议和问题,还通报蒙古各部,谁敢和后金贸易,谁就是大明的敌人。
想到这里努尔哈赤不由感到一阵头疼,这哪里是他不想请和,是熊廷弼这一条老狗不给自己请和的机会啊。
“熊廷弼这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此事是我等有心但明国无意。我先后两次送上请和表,可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