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知州知县,只能调动各自州县驻扎的守备军,郡守同样只能调动郡内的守备军,想要跨郡调动守备军,必须得上报大都督府沟通,至于调动野战军协助,则必须由林锐本人批准。
有了两千守备军的加入,怀仁县的一百多大小地主们也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毕竟华国的权威,虽然还比不上大明,但终究已经立国了,在抄家灭族的威慑下,那些家丁护院也不敢真的杀官造反,和地主们一条道走到黑,加上百姓又都站在华国这边,地主士绅们根本就没有多少资本反抗。
而在刘夫人等人的监视下,李贺等一众文官也不敢中饱私囊乱来,只能老老实实的抄家,不动产封存,移动产则是押往户部。
一百多名地主及家眷,整整近千人,也一个不落的全部被押往了大同,刘夫人等人也完成了任务返回大同,洪承畴则是又挑了一批文官前往仁怀县。
阳高县的情况也差不多,同样是所有的文官和地主士绅全部被一网打尽,而丈量出来的土地和卢夫人估计的也差不多,只有区区16万亩。
各地的士绅和官员这阵子都在关注两县的情况,见大王和洪承畴直接下死手,那些妇人也真的将两县的土地完全丈量了出来,顿时就吓坏了。
而得知两县五十多名文官全部被判处斩立决,两三百位地主士绅通通落了个抄家监禁的下场后,三郡直接就炸锅了,大骂暴君的同时又瑟瑟发抖。
洪承畴也趁机通告了所有州县,让各地官员士绅不要再抱侥幸心理,一月之内重新将各州县田亩数据汇报上来,凡是不能如期上报的,一律严惩,并正式通报了统计调查局的职能。
原本洪承畴以为通告发出后,会出现大规模的逃官现象,但他显然低估了那些读书人的官瘾,确实一部分文官愤慨之下,选择了弃官而去,可大多数官员还是留了下来老老实实的重新去丈量。
当初之所以敷衍了事,也并非全是贪财,而是太累了,毕竟能来投奔华国的读书人,家中自是不缺钱的,也并非是为了发财才来投奔的。
为了收那点钱财断了自己,甚至是子孙三代的前程,孰轻孰重这些读书人还是分得清的。
如今见林锐果断的下死手,行雷霆手段,众人嘴上虽然大骂暴君,但心里却更加肯定华国今后必定会统一天下。
毕竟自古能统一天下,做开国皇帝的枭雄,哪个不是杀伐果断之辈?
地主士绅们虽然想跑,但却跑不掉,也不敢跑,这兵荒马乱的,若是冒冒然的带着家眷财货上路,最后的结局多半都是家破人亡,人财两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