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可就是需要国家层面的情报支持了。
要想在这种世纪大机遇里分一杯羹,一个企业,或者说是个人,没有国家作为靠山的话,根本连参合进去的资格都没有。
而现在旌旗项目的发展,也正按着林胜利设想的那样,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着。
对此,林胜利是非常满意的。
不过呢,现在林胜利也有些担心,因为一旦这上面插手进旌旗项目后,那联邦制药和商业部达成的协议,会不会失效了?
要知道按照之前他们和商业部商量好的,今后旌旗项目百分之七十的利润上缴国家,剩下的用于发展。
然而现在随着军方、卫生部等部门的加入进来,商业部显然已经失去了整个项目的控制权,这上面会不会在意他们之间的默契,这还是一个未知数。
因为从眼下来看,最近这几年的话,倒不至于出现什么太大的变故。
但过几年的话,按照正常的历史走向,我兔和鹰酱,将会迎来一个正常邦交期。
从那个时候起,那些西方国家,除了一些高精尖的武器外,对于我们的禁运封锁,减弱了很多,我们也有机会接触,甚至于购买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了。
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四三方案,该方案,原计划在3至5年内从西方国家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之后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又追加了一批项目,计划总额为51.4亿美元。
总之,趁着那些年西方不再封锁我们,我们一直是在向其他国家买买买!
而这些技术和设备,也不是买回来之后就没事儿了,更不可能放在那里干看着,而是必须要将这些技术和设备利用起来,为我们国家的发展服务。
于是乎,在买买买的同时,我们也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的投资建厂,并命令各个科研院所,对这些买回来的西方技术设备进行各种研究。
如此一来,国内投入到这方面的资金,就越来越多,财政赤字也就越发的严重了。
而后,上面也意识到了这件事的严重性,于是便希望通过调整国家策略,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经济危机。
因此,在后续的时候,上面便出台了新的计划,准备将国家预算内的基建投资,从75年开始,要降为396亿元,到76年的时候,再降为360亿元,直至77年再降至240亿元。
而施工的大中型项目,要从1700个,降到1000个以下。
说白了,就是要压缩投资,减少支出,免得债台高筑。
但是,最终的实施结果,却让人有些无法接受。
新计划实施了快三年之后,结果非但没有减下来,投入的资金,反而还有大幅度的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