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徐氏精心准备了几样礼物便前往城东王媒婆家。
王媒婆住在城东的一条小巷子里,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很整洁,徐氏敲门进去后,说明来意,王媒婆上下打量了一番徐氏后,请她坐下说,听她说着家中女儿的情况,不时地点点头又摇摇头。
“你家女儿年纪确实不小了,不过这临安城适龄的小伙子还是有很多的,只是你们刚来,不知根底,说的家境怕是一般,”王媒婆直言不讳。
徐氏赶忙道:“我们也不求对方大富大贵,只要人品端正,踏实过日子,能挣钱养家糊口,家里没拖累就行。”
王媒婆笑了笑,“行嘞,我这儿倒是有几个合适的人选,待我再去探探底儿,不过这说媒呀,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成的事。”
徐氏连连道谢,说懂,留下礼物便回了家等信儿,心中轻松不少。
而此时,张平安在衙门里正忙的头昏脑胀,越往后拿进来的账目越繁杂,不仅字迹模糊,还缺页少角的,需要花费很大精力梳理,周大人还要求限期完成。
张平安只能每天天蒙蒙亮就去上工,点着油灯办公,天黑透了才回家,这种高强度的工作一直持续了十来日才结束。
周大人的随从最后一次来验收结果的时候满眼敬佩,说张平安只花了大半个月功夫便把临安城漕运司近十年的账目全部都梳理完了,真乃神人也!
本来做这份工,张平安是没有工钱的,当时已经用船票抵了,但是最后结束的时候,周大人还是赏了张平安十两银子,也算是对他工作的认可。
张平安拿着这十两银子,心里挺有成就感的,有了这笔钱可以改善改善家里的生活了,还能给爹娘姐姐们重新添置些冬衣冬被。
回到家后,将银子交给徐氏,徐氏也乐得合不拢嘴。
眼看衙门的事情告一段落,第二日张平安便好生收拾了一番去了林府拜访林俊辉。
毕竟是同窗,而且从前关系还算不错,眼看对方在临安城很有一些话语权,这大腿不抱白不抱,何况他也不能坐吃山空,总得谋些生计,给未来规划规划。
按照前些时日林俊辉留下的地址来到城东林府,张平安发现这个宅子比当初武安县城里面的林府更为阔气,一看就花费不菲。
张平安来到门前,递上拜帖,门房看了拜帖后态度很客气,弯腰行礼道:“张公子,请随我进来,我家少爷早打过招呼如果您过来拜访的话,直接带您进去就行。”
接着便引着张平安进了府,穿过回廊,来到待客的花厅,又命丫鬟端上茶水点心,都是极为精致之物,随后才去了后院通报。
张平安坐了一会儿后,林俊辉便过来了,见到张平安,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平安,许久不见啊!”
“林兄,好久不见,前段时日多谢你出手相救,但是那几日我正好忙得抽不开身,所以到今日才来上门拜访,还望恕罪”,张平安笑道。
两人寒暄几句后入座,虽然只半年多没见,但林俊辉变化挺大的,整个人意气风发,聊了几句后,张平安才知道林俊辉在前几个月就已经成亲了,如今在衙门里做事,虽说挂的是个闲职,但三教九流都有打交道,在城内很有几份薄面。
张平安表明来意,希望能在临安城中寻个合适的差事,林俊辉沉思片刻,道:“平安,恕我直言,你在城中没什么背景,现在临安城内什么人物都有,衙门里水深不适合你,我看你去州学做事是最稳妥的,也体面,而且我听我岳父说圣上明年很有可能开科取士,你在州学也能静下心来钻研学问,不失为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