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霍去病。
到了如今,将军已经成为整个汉朝官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以及前、后、左、右四方将军,但均不常置。
以上将军皆是重号将军,属朝廷高级武官。
特别是大将军,更是位列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之上,秩万石。
如今担任此职的便是兼管冀、青、幽、并四州的袁绍。
重号将军均开府,府属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中郎二人,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御属三十一人。
将军以本号领军的,各有部曲、校尉。
但随着黄巾起义,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难度逐渐加大。
故而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其官职。
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杂号将军。
像建忠将军张绣、殄寇将军孙策、伏波将军夏侯惇都是杂号将军,秩两千石。
杂号将军之下就是将军部曲,各部校尉、都尉和中郎将等等。
像张绣麾下的魏延、太史慈、赵云等人皆是校尉,高顺则是中郎将。
如今刘协要拜张绣为骠骑将军,一方面相当于让他承袭了叔父张济曾经的官职,另一方面则是给了他如三公一样开府辟召掾属的权力。
至于扬州牧,虽然跟一众杂号将军一般秩二千石,却是实权在握的封疆大吏,掌一州之军政大权,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刘协的安排,其他人自然是没有异议,但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了位于百官首位的曹操。
众所周知,曹操跟张绣有仇。
建安二年的淯水之战,曹操率十五万大军亲征南阳。
结果在宛城被张绣以少胜多,长子曹昂重伤,侄子曹安民生死,麾下三员大将皆被生擒。
夏侯惇被关了整整一年才被曹操用钱粮换了回来,至于剩下的两人到现在也不知道是降了还是死了。
建安四年也就是今年的汝水之战,汝南郡南部九县又被划出汝南,新立弋阳一郡。
虽然明面上说的是为了表彰张绣在徐州之战时的贡献,但后来人们回过味来,都明白这根本就是曹操又一次败了张绣。
只是不像淯水之战败得那么难看罢了。
几个月前,曹操安排刘备率大军南征袁术,如今又被张绣提前截了胡,这种行径同样也是让曹操脸上无光。
所以一旦有了机会,便是再次掀起跟张绣的战斗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