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延只是单纯的没有想到这一点,那就是蠢。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看似后者比前者稍好一些。
可在如今这个两军对垒的关键时刻,蠢和坏其实并无区别。
甚至在个别时候,一个愚蠢的决定带来的危害甚至还要超过一个坏人。
因为坏人的行为是有逻辑的,可以根据他的动机去推断他的行为,既而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和弥补。
可一个愚蠢的决定却是没有办法去判断的。
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下一刻到底会干出什么事情来。
沮授现在有些明白,为什么审配会把沮鹄派到邯郸去了。
李孚可是一军的主簿,连他都看不清楚形势的轻重缓急,审配还能靠谁呢?
自己那个儿子虽然只是中人之姿,但跟袁尚麾下的其他人相比立刻就显得高大挺拔了起来。
只可惜他如今生死不明,只怕是凶多吉少了……
此时李孚还在询问:“既是如此……如之奈何?”
看到李孚已经方寸大乱,审配也暗暗叹了口气。
明明自己之前都跟他商量好了。
就算袁尚应该走大路回来,可现在都已经走小路回来了,总不能退回去重新走一遍吧?
所以该怎么做继续怎么做呗。
还问什么“如之奈何”,简直了……
在心中感慨的同时,审配也再一次转向了诸葛亮,解释道:
“今城中无粮,吾欲发老弱残兵并妇人出降,我即以兵继百姓之后出攻之。”
这句话既是向诸葛亮说明自己的计划,也是在回答李孚刚才的问题。
诸葛亮闻言便觉得不妥,“只怕此计会被曹操识破。”
其实审配心里也没底。
他也觉得这个计策很可能会被曹操识破。
但放百姓出城投降这件事情却是真的。
如今城中无粮,还留着百姓只是徒增负担。
将百姓放出城去,一方面可以减轻粮食压力,一方面也是给他们一条活路。
审配清楚,曹操要平定河北,肯定不会像当年在徐州那样对百姓大加屠戮,所以这些百姓出城以后肯定没有性命之忧。
倒是派士卒跟着百姓之后出城这个目标排到了最末。
如果运气好,说不定真能混出去。
可只把希望寄托在运气上明显也不行。
所以他才找了诸葛亮,算是多安排一个后手。
“汝等本为宣威侯派来相助吾等之人,如今邺城难守,自不必强留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