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之前的一些大盘股纷纷调整,今天个股普涨的局面格外引人注目。李大山心里清楚,这就是股市的常态 —— 银行板块一涨,其他股票就跟着跌;银行板块一跌,其他股票就趁机反弹。这种此消彼长的跷跷板现象,股民们早已见怪不怪了。
然而,尽管今天有 4000 多只个股上涨,但成交量却依然萎靡不振,只有区区 5348 亿。在李大山看来,这么低的成交量根本支撑不起大行情的启动。他始终强调这个观点,认为只有成交量放大了,市场才有可能走出真正的反弹行情。
就在李大山沉浸在股市的复盘之中时,一个重磅消息突然传来 —— 货币政策负责部门在新闻发布会上对货币政策进行了明确的阐述。这个消息立刻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李大山也赶紧停下手中的工作,仔细聆听发布会的内容。
他注意到,货币政策负责部门表示年初的降准效果仍在持续显现,并且暗示未来仍有降准的空间。这对于市场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然而,在利率政策方面,该部门却表示受到银行存款向资管产品分流、银行净息差收窄等因素的影响,存贷款利率的进一步下行面临一定的约束。这句话在李大山听来无异于当头一棒。
他深知,市场上有两个重要的期待点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第一个就是存量房贷利率的下行。
虽然这个决定并非央行单独能够做出,但央行的表态无疑给市场泼了一盆冷水。第二个就是市场对于降息的期待。尤其是随着 9 月底美国降息窗口的临近,市场更是对 A 股的降息充满了期待。然而,央行的表态却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这种期待。
李大山心里明白,如果降息未能如期而至或者降息幅度远低于预期的话,那么市场很可能会陷入一轮新的调整之中。他深知货币政策对于股市的影响虽然缓慢但却深远。如果市场的期待未能兑现,那么股市很可能会遭遇一次沉重的打击。
想到这里,李大山不禁有些担忧。他知道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专业机构和财经大V都在预测 A 股的未来走势,其中不乏一些非常乐观的声音,认为股市即将迎来大涨行情。但在李大山看来,这些预测往往都是基于某种假设或者预期,而并非确凿无疑的事实。因此,他始终保持着谨慎的态度,不愿意盲目跟风,以至于空仓至今。
当有不少资深股民朋友告诉李大山说预计 10 月份股市就能上涨时,他只是淡然一笑。在他看来,这种预测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缺乏足够的依据。他更关心的是这些预测背后的逻辑和理由。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和依据,那么这种预测就只能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推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