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山上流下的溪水在谷中汇聚成河,流经营地,这条河流便是山下部落最主要的淡水来源。
由于几天前的那场大雨,营地里的房屋要么损毁要么严重浸水,必须重建或修缮,这是女人们的工作。
远远的就看见她们忙碌的身影。
她们将残破的旧屋推倒,用结实且富有韧性的藤条树枝搭出新房屋的骨架,在四周捆上晒干的茅草,顶棚也用茅草覆盖,简单快速地搭建起一座座暗黄色的圆形小屋。
当吵嚷的人声传到她们的耳中,她们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也像男人们一样迎出来看热闹。
巴布一丝不苟地履行导游的职责,带领祭司大人和巫师大人参观他们的营地。
张、林二人饶有兴致地观察周围的一切。
就文明程度而言,山下部落显然要比曾经的大河部落发达,他们已经离开洞穴,学会了自建简单的庇护所,发展出最原始的牧业,部落也由洞穴时期的数十人壮大至数百人。
营地西侧以河为天然屏障,东、南、北三面有人工壕沟环绕。
跨过壕沟进入居住区。
居住区内分布着数百座房屋,以半地穴式的小圆屋为主,这种建筑的下部以穴壁为墙,可以有效减少外部结构的高度,提高房屋的稳定性。在张天看来自然是十分落伍,但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算是非常时髦的了。
这些房屋分为六个建筑群,每个建筑群以一座方形的大房子为主体,其间还有十几或二十几座中型房屋,所有房屋的门均朝向营地的中心。
张天和林郁此时正驻足于其中一座大房子前。
大房子不仅占地面积更大,而且是营地里少有的地面建筑,搭建也明显更用心,不似小圆屋那般草草了事。
很显然,大房子除了提供庇护,必定还承担着其他的功能。
一位老妇人在孩子们的簇拥下走出房屋。
即便在炎热的夏天,这位老妇人仍然穿着华丽的软皮连身长裙,深褐色的皮料还特别磨亮过,这件衣裙没有袖子,但肩膀的部分做得非常宽,看起来就像短袖,显然经过精心设计,再由女人的巧手缝制而成。
衣领处缀有一圈打磨光亮的象牙珠,右手手臂戴着精致的黑曜石手环,腰间除了佩有黑曜石饰品,还挂着一只中空的羊角,既可以充当水杯,也是山下部落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