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衣裳洗净,四人踏上归程。路过一家打铁铺子时,只见铺内火星四溅,铁匠师傅光着膀子,肌肉随着抡锤的动作起伏,手中的大锤在铁砧上有节奏地敲打着,每一下都伴随着火星飞舞,那叮叮当当的声响传得老远,好似在演奏一曲激昂的打铁乐章。小林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不由自主地走到门口驻足观望。不多时,见师傅打造好了一把锄头,正拿在手中端详。小林不禁脱口而出:“师傅,您这手艺真是绝了,不过这锄头看着有点沉呐。在现代,都用轻便的合金农具,又轻巧又耐用,还不生锈嘞。”铁匠师傅正擦拭着额头细密的汗珠,听到小林的话,眉头立刻皱成了一个“川”字。他把锄头往地上重重一杵,双手抱胸,神色不悦地说道:“小娘子,你怕是不懂咱庄稼人的事儿。咱种地就认这实打实的铁家伙,经得住使。啥合金,听都没听过,轻飘飘的能翻得动土、刨得了地?别在这儿说些不着调的话,扰人干活。”旁边几个正等着取农具的老乡,也都纷纷附和着点头,目光不善地瞅着小林,仿佛她是一个来捣乱的不速之客。小林见势不妙,赶忙闭嘴,缩着脖子从人群中退了出来,嘴里还嘟囔着“好心还被当驴肝肺”,满脸的委屈与无奈
回到客栈,众人正稍作歇息,忽闻外面一阵喧闹。原来是镇上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诗词大会,各路文人墨客、学子书生犹如繁星汇聚,齐聚在镇中心的广场,欲在这场盛会中一较高下,展现自己的满腹经纶。陈强听闻,顿时来了兴致,兴致勃勃地拉着大伙一同前去凑热闹。到了广场,只见台上一人出题:“以‘春景’为题,吟诗一首。”此令一出,底下的书生们纷纷摇头晃脑,口中念念有词,一首首佳作如清泉流淌而出。“春至繁花映日开,风拂翠柳燕归来”,诸如此类的诗句引得众人喝彩不断,掌声雷动。小林在现代也读过不少诗词,此时心中痒痒,仗着自己肚子里的那几分“墨水”,竟一时冲动,高声喊道:“我也来一首,‘春日暖阳照街头,公园草坪绿油油,孩童嬉闹放风筝,老人长椅乐悠悠’。”话音刚落,原本热闹非凡、喝彩声此起彼伏的全场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紧接着,一阵哄堂大笑如汹涌的潮水般爆发开来。主持大会的老学究气得吹胡子瞪眼,手中的折扇不住地颤抖,他用折扇指着小林,气急败坏地说道:“你这也算诗?格律全无,用词俚俗,简直是亵渎斯文,玷污这诗词盛会。哪来的野丫头,不懂诗词规矩,还敢在此献丑。”小林被众人笑得满脸涨红,那滚烫的热度仿佛能将空气点燃,她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消失得无影无踪。陈强等人见势不妙,赶忙拉着她挤出人群,一路上还不停地数落着“让你瞎显摆”,小林则低着头,一言不发,心中满是懊悔
又有一回,四人走进一家茶馆歇脚,点了一壶热气腾腾的香茗,正悠闲地喝着。小林从兜里掏出一包纸巾,准备擦擦手。那纸巾在古代可是稀罕之物,雪白柔软,与众人常用的手帕截然不同。邻桌一个老叟瞧见,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死死地指着纸巾问道:“姑娘,你那是何物,软乎乎还白白净净,莫不是啥西洋奇物,看着怪疹人的。”小林见状,笑着耐心解释:“大爷,这是纸巾,用来擦手擦嘴,方便得很。”老叟却满脸不信,嘟囔着“从古至今,咱都用手帕,干净利落,这白花花的东西,指不定藏着啥猫腻”。周围的茶客们听到这边的动静,也都纷纷围过来看热闹,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说这纸巾像招魂幡,看着就不吉利;有人说这东西怕沾了邪气,用不得。众人的议论声如潮水般将小林淹没,把她弄得哭笑不得,无奈之下,小林只能把纸巾收起来,免得再生出更多风波
这几人在古代小镇的日子里,因着现代观念和物件,已然闹了不知多少笑话。然而,日子还长,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往后保不齐还有更多啼笑皆非、文化碰撞的精彩故事等待着他们。他们的故事,依旧在这古今交错的奇妙轨道上,歪歪扭扭却又充满趣味地续写着,恰似一首独特的乐章,奏响着跨越时空的旋律。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