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身份风波再起
京城的茶馆酒肆,这几日因一则传闻而沸腾不休。秦可卿的“皇家血脉”之谜仿佛卷起一场风暴,从官宦府邸到市井巷陌,人人津津乐道。一些老成的说书人更是借题发挥,将这件事编排成故事,引来围观者络绎不绝。
“你们听说了吗?那荣国府里早年过世的秦氏,可不简单啊!”一个说书人拍案而起,脸上露出神秘的笑容,“据说她可是与皇家有关,若不是那场变故,荣府哪会如此一败涂地!”
旁边的听客闻言纷纷点头附和,甚至有人补充:“听闻她留下的东西里,有皇室特赐的玉佩,藏着大秘密!”
这种说法迅速传遍了京城,甚至引发了权贵圈的强烈关注。忠顺王对这一传闻极为敏感,迅速派人秘密调查,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对贾府和相关家族施压的筹码。
与此同时,圣上也对秦可卿的传闻表现出微妙的兴趣。一道密旨下达,要求彻查这桩旧事,并追查是否有漏网之鱼。朝中一些心思活络的大臣开始利用此事试探皇帝的态度,试图借机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
荣宁二府被定“首罪”
随着秦可卿风波愈演愈烈,贾府的命运更趋恶化。圣上将两府的旧案和新罪合并审理,直接定为叛案关键。锦衣卫的卷宗里,早已列满贾府的“罪状”:从贾政在科举中涉嫌舞弊,到贾珍私藏兵器,甚至连贾母院中夹壁藏金都被视为证据。
忠顺王奉命主持审理,毫不留情地加重罪责。“圣上英明,这两府贪腐多年,早已是毒瘤!”他在朝堂上拍案表态,几乎将贾府钉死在了罪案之中。
朝中一些与贾府有旧情的大臣,不得不为自保选择沉默甚至倒戈。一时之间,贾府孤立无援,所有的辩白都显得苍白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