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烈日落下对整个天下来说都不啻于一场剧烈地震,突然之间那抬起头就要让人刺瞎眼的强烈光芒消失了,世人需要重新适应这个新的世界。
所幸烈日陨落的影响并没有太大,帝国顺利的交给给了大明第二任皇帝,也就是建业皇帝朱标的手里。
朱标深知治理天下一切维稳为先,所以原先的东西他能不动就不动,从而让整个帝国的过渡十分自然和平静,对于治理国家来说没有风波就是最好的消息。
不过随着国丧结束之后,各项禁令的解除也让大明慢慢恢复了常态,不仅朱标适应了皇帝的这个身份,百官也渐渐适应了他这个新的顶头领导。
百官们熟悉太子朱标的品性,但是他们不熟悉建业皇帝,谁也不知道朱标会不会一当了皇帝就突然变了样,这种事说起来有点忧虑过甚,但是历史上发生的次数那是真的不少,很多暴君在当政之前都可以伪装的温良恭俭让。
所幸就这段时间君臣相处来看的话,这位新的皇帝依然保持着之前的良好品质,他治理国家的方式细致周全,他对待臣子的手段温和宽仁,什么事情都可以慢慢商量着来,官员直言上谏他也能虚心纳言,这种宽松的政事环境一下子就让不知道多少官员全都高兴的流泪。
曾经的高压环境终于没有了,大家再也不用担心说错一句话就有掉脑袋的风险了,毕竟没人想当曾经的陈怀义。
仅这一点就让足以让许多官员对这个皇帝死心塌地了,如果不去看朱标现在推行新政这点膈应的话,那么这位建业皇帝无论从哪里看都完美符合儒家官员对圣君形象的想象。
建业新政里他们十分抵触朱标在科举上动的手脚,只是朱标做这个事情给出的理由十分漂亮,让他们找不到什么可以反对的理由,最后只能不情不愿的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关于工业发展的新政措施他们还是支持的,随着京城工业发展的初步成功,工业所带来的好处渐渐成为了共识,大明初期的官员眼里还不至于只看得到立场,真正有利于帝国发展的事情,他们还是愿意支持的。
工业发展会不会触犯到很多人的利益,那是一定会的,首先受到直接冲击的就是地主阶层。
从直觉来讲作为地主阶层代言人的官员,理应是反对工业发展的,但事实是工业发展最直接影响的实际上是小地主们,而朝廷里说的上话的官员背后无不是大士族大豪门,就算以前不是但是当了高官以后慢慢也就是了。
小地主面对工业冲击没有应对的能力,但是对于大士族大地主们来说,农业社会他们是顶层阶层,工业社会他们一样能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顶尖阶层。
等到大明全面放开民间工商环境,到时候最先吃到蛋糕的还是这些大地主们,他们有钱有势,手里掌握着大批依附于自身的普通劳动力,难道还能办不了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