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杨荣才发觉自己身后有人,回头一看便看到了许良,许良并没有说什么话,只是淡淡点头,然后就往其他地方去了。
整个看下来,还是杨荣这个经历过实际事务锻炼的人答的最漂亮,其他的人提出的一些建议多少都是比较宽泛了,其实越是杨荣这样务实具体的东西越是厉害,二者的水平差距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许良只能感叹原历史能干到阁臣的人物,换个环境一样能出人头地,人和人确实是不一样的,算学和格物这都是关中大学基本课程,杨荣在读的时候成绩一样是学校顶尖,这次考试几乎是他全方面领先了。
不过也就是他了,其余关外的士子他也瞄了两眼,策问题目即便比关中士子好点也好不了太多,更多是谈论变法的必要性,但提不出来什么比较建设性的意见举措,毕竟他们也没有怎么了解过工业理念。
连策问都拉不开大的差距,那么后面的算学和格物就更不是关中士子的对手,虽然现在殿试还没有结束,但是许良已经能够看出来了,本届科举最终的名次是少见的北风压倒南风。
谁能想到两年前才闹出来一出南北榜案搞得一地鸡毛,然后随着政策一变,突然间整个南方士子全面失利,北方尤其是关中的士子几乎占据了整个榜单。
下午的考试许良也借着监考的机会看了看,与他所料的一般无二,算学题目关外士子都是挠头爪耳,关中士子则要风轻云淡得多了。
最后的格物题比较开放,考生们的各种猜想全都放飞自我,并且都根据自己的猜想设想出来一些实验方向,即便是这样的题目关中士子展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也比关外士子更加严谨及合理些。
当然并没有出现一个天才真的蒙对了这个问题,人类起源这个问题不单单是人类的问题,而应该是从生物演化的角度去摸索,这不是考场能解决的事情。
到了申时之后,便有学生陆续交卷了,等到酉时一到考试时间彻底结束,剩余的学生也尽数交卷,至此殿试便算结束,剩下的事情就与学生们无关了,他们只需要安心等待朝廷放榜即可。
当夜,便有事务官员把所有答卷封名,然后送至东阁等待明日读卷官审卷。
审卷也不是容易事情,会经过大大小小的考官层层筛选之后,把所有试卷分为上一等和次二等,基本上这就决定了大部分考生的名次。
上一等最后也就是二甲了,次二等也就是三甲了,至于一甲则是由皇帝从考官送去最佳十份试卷里选出三名,也就是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了。
说是殿试,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试卷都送不到皇帝跟前,考官们就已经安排好了多数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