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廷又将兴兵,征敛必多常时,去岁河北才遭大水,百姓家中皆无积蓄,我知明岁此地卖儿卖女之辈必多。”
“公,贵人也,我,贫人也。闻公之歌,我大感好男儿不得其伴,以是哀叹,确物伤其类也。”
尉相愿自是清楚这役夫所说的种种状况,自河清以来,齐国的吏治便日益败坏,邙山战后,军中的黑暗腐败更是与日俱增。
至于事情何以至此,大抵半数因由要落在上皇高湛的身上。
这数年之中,朝中当权的宰执们为了谄媚上皇,往往削减发给众军的常赏常赐,以供给宫中,并假作结余。
是以这些年中,齐国的府库积蓄看似没有丝毫减损,那些为国扞边的军士们每岁能拿到手中的赏赐、抚恤,却早较天保年时大为缩水了。
或许在中枢的宰执们不觉得少发几次赏赐,会对齐国的军士造成多么负面的影响。
但就他所见,齐国的兵事,现今确实已然大大败坏了。
毕竟将校们可是不能在这种全面“降薪”中吃亏的角色,是以宰执们计划中的少发一次赏赐,到了底层军士那里,可能就变成了两次。
唉,国家兵事败坏,真上皇之过也。
若是兰陵王能做这邺中的天子,那该多好。
摇了摇头,将心中那缕危险的念头扫去,尉相愿只是以手遥指南面邺宫,宽慰那役夫道。
“兰陵王已归邺中,公之虑必有善解也。”
当此时机,那役夫却是被同僚唤起,继续叹息着拖着那条跛足,回岸边卸粮去了。
今日自冀州来此的粮船很多,一场齐、周之间大战或许终究避无可避了。
眼见得那役夫离去,今日未着官袍的尉相愿也不好拦阻,他只静静地看着这个鲜卑役夫的背影。
然后,他听见那背影,用颇为正宗的邺地汉音唱道。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
邺都,南城,宫内。
上皇高湛听闻着几位重臣的禀报,眉头微微发皱。
他的面色看上去很是不好,是那种人纵欲过度之后,由内而外的发虚。
他已经三十二岁了,不是过去那个生猛无匹的少年人了。
但他戒不掉那种乐趣,他只能用和士开那“一日取快,可敌千年”的言语,宽慰自己,再靠些辽东贡入的鹿茸人参,激励自己。
每次用这些妙物再次找回自己的青春时,高湛总想给替自己夺下辽东的高长恭加官进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