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明月正全神贯注地坐在那里,双手紧紧地握着一块木头,像是在和它做一场激烈的斗争。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仔细观察着手中的木头,试图找到解开它的方法。她不断地将木头翻来覆去,仿佛在寻找其中隐藏的线索。而她的嘴里则一直小声嘀咕着,似乎在给自己加油打气:“我就不信解不开它!”
姜皓看着明月如此专注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慢慢地走到明月身边,弯下腰看了看那块木头,然后轻轻地摇了摇头,笑着对她说:“这可不是一般的东西啊,这可是由三个九根鲁班锁组成的二十七组锁,难度可不低呢!”
听到姜皓的话,明月不禁皱起了眉头。她原本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玩具,没想到竟然这么难。但她还是嘟囔着嘴说:“那就先解着看看吧,实在解不开就算了……”说完,她又继续埋头研究起那块木头来,仿佛已经下定决心要解开这个难题。
传说春秋时代,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六根木条制作了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孔明锁亦称鲁班锁,民间还有“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能够立的起来,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九根鲁班锁,挑选其中的若干根,可以完成“六合榫”、“七星结”、“八达扣”、“鲁班锁”。九种榫形要同时满足不同数量实现四种咬合结构,实为不易之事。
明月手中所拿的鲁班锁,乃是用上好的紫檀木精心打造而成。这紫檀木不仅质地坚硬,而且耐久性极佳,更重要的是,它不惧碰撞,堪称制作鲁班锁的理想之选。锁的整体体积小巧玲珑,仅相当于成人拳头般大小。锁身四面光滑圆润,毫无直角,甚至连一丝细微的折缝都难以寻觅。对于那些不了解此物的人而言,要想解开此锁,简直如同登天一般困难。然而,明月显然深知此锁的来历和用途,但从她的操作来看,想要轻易解开并非易事。这类高级鲁班锁唯有一条完整解开的路径可循,任何企图通过暴力破坏来解锁的行为,只会导致锁与其中珍贵之物一同损毁。通常情况下,如此复杂的锁内必定藏有价值连城的宝物。不过,单看这锁的外观大小,内部的宝物恐怕不会太大,毕竟锁的精巧结构就占据了约八成的空间,还需预留出一成左右用于焚毁物资,剩下可供放置宝物的空间不足一成。那么,如此狭小的空间究竟能容纳什么样的珍宝呢?
明月摆弄了一个小时也没有解开,就扔在了一边,去看其他的宝贝了。姜皓拿过来继续解,费了三个多小时,终于解开了,明月一看解开也凑了过来。里面的东西很轻,也很小,只有五厘米大小,厚度不到一厘米。是一张特别薄的锦丝卷,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地打开,展开后的丝卷比半张桌子都大,两人着实佩服古人的制锦技术,这算是现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造出如此轻且薄的锦丝卷。“难怪人们常说,有些技术照比古人不是进步而是退步,眼前的锦丝卷就是明证呀”。锦丝上面写满了细小的小篆文,姜皓趴在桌子上细看之下,惊呼了一声,这是黄石公的奇门遁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