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其他小说>城一代的奋斗史> 第一百零四章 电影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四章 电影观(2 / 2)

“老朱,你这从哪抄袭的名句?”高红兵听起来象天书,就认为朱超伦不可能自己组成如此精彩的句子。

“红兵,你听不懂吧!我帮你翻译一下,老朱是说:其实,我们都想在电影里面寻找一种生活的意义,一种活下去的意义。”张立志帮助朱超伦解了围。

“我起初看电影,一开始是看那剧情,觉得没有好的剧情,电影就不值得一看;后面关注演员的台词,发掘那些经典话语背后所蕴含的力量。”李勃接着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李,你还要发掘台词背后的力量,表面的东西你搞明白了没有?”王栋梁总是想方设法打击一下李勃。

“是啊,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电影的表面。我就对明星角色的绝美塑造而如痴如醉,尤其女演员的演绎就是一种极美的艺术。”胡大伟很罕见地附和了王栋梁的观点。

“老胡就是对女明星有兴趣,色鬼!”朱超伦嘿嘿地笑了一声。

“老胡色不色我不知道,我看电影特别注重看蒙太奇的手法,从而震惊于电影的艺术美,真不愧为‘第七艺术’。”梁发亮总是有独到的见解。

“有些电影翻拍于文字,却拥有了在文字之外的影像、声音、演绎,是集语言、肢体、画面等多种艺术形态的集合体。我认为,文学作品是电影来源宝库主要部分。”作为文学爱好者,李勃还是要提高文学的地位。

“老李,你刚才还说只谈电影,怎么自己也想往文学方面扯?”张立志似乎发现了岔道苗头。

“好!咱不跑题,还聊电影。我记得《响马县长》是根据着名作家马烽的同名小说改变的。”李勃还是情不自禁地要扯上文学作品。

“咱实话实说,这部电影虽然没获得过什么奖项,但从它表现的主题、故事的时代背景、表演手法、摄影技巧等多方面来看,也有很好的地方,是成功的,是可取的。”张立志给出很高的评价。

“吹捧,绝对的吹捧!哪有你说的那么好!”王栋梁明显的不赞同。

“我说说主人公张大川。这个人物塑造带有明显的时代感和丰富的个性特征。他既不是封建社会那种专门行侠仗义的英雄,也不是真正勇猛善战、足智多谋的革命家。他浑身充满对地主、军阀、官僚的痛恨,却没有好的办法来制裁他们,为民出气,只能拿出武侠的气概来,进行打家劫舍,杀富济贫。”李勃开始给大家解读人物。

“这就明显具有山大王的某些特征。”高红兵插了一句。

“但他终究还不是过去的山大王,他也能听得进文师爷的劝告。他就是一位勇猛、爽直的草莽英雄,又不是一般的草莽英雄。他是那个军阀混战时代特有的人物形象。”李勃接着说。

“我从艺术手法上谈谈。这部电影没有受传统手法的约束,而是有突破的。按照通常的手法,张大川是不会死的。以后押上刑场,一定还会有文师爷带兵来救的。但电影采用了悲剧式结局,从而把握住了人物的性格。鲁莽的张大川不听老曹的劝告,一心替老百姓出头,杀贪官污吏,又要大摇大摆地搞仪式出城,结果惨遭杀害也就是必然无疑的了。艺术的真实性,从这里得到良好的表现。”梁发亮也讲得头头是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