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人滔滔不绝地倾诉时,我们不能被那些如繁花般点缀却无关紧要的修饰语或者如迷雾般弥漫的情绪渲染带偏了方向。就如同在聆听一场冗长的演讲,我们要做的是从那洋洋洒洒的话语中抓取最关键的论点,而不是迷失在华丽的辞藻和激昂的语调里。
比如有人向你倾诉:“我昨天真是倒霉透顶了,出门就摔了一跤,那叫一个疼啊,结果到公司还发现忘带电脑了,你说我这一天过的!感觉啥倒霉事儿都让我赶上了,而且中午吃饭的时候,食堂的饭菜还特别难吃,唉……”这里面虽然描述了诸多细节,但关键信息无非是他昨天过得很糟糕。此时,你大可直接回话:“哎呀,那确实够倒霉的,希望今天能顺顺利顺利的呀,把昨天的霉运都抛掉咯。”而不是纠结于他具体摔了哪、电脑忘带了后来怎么处理、食堂饭菜具体啥味道等细枝末节。
再如,同事在讨论项目进展时说:“咱们这个项目啊,前期虽然做了很多调研,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是在分析数据的时候发现有些数据不太准确,这可给我们后面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而且客户那边又催得紧,你说咋办呢?”这里的关键信息就是项目数据分析有问题且客户催得紧。你可以直接回应:“那咱们得赶紧重新核对下数据呀,看看能不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和客户那边好好沟通下,说明下情况,争取多些时间来完善。”
抓住关键信息回话,能让我们的回应简洁有力,如同离弦之箭,直中靶心,避免在无关紧要的话语迷宫中打转,从而高效地推动沟通继续前行。
三、保持简洁明了:言简意赅,直达要义
“简洁是智慧的灵魂。”直接了当的回话往往如同一杯清澈的纯净水,没有过多的杂质和泡沫,纯净而又解渴。
在日常交流中,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就千万别啰嗦成好几句。当朋友问你:“你吃晚饭了吗?”简单回答“吃了”或者“还没吃”就行,没必要展开成“我本来打算吃的,但是后来有点忙就没顾得上,不过现在也不是很饿啦”之类冗长且繁琐的话。因为这样的回答不仅会让对方在等待中逐渐失去耐心,还可能会模糊掉原本简单的问题焦点。
又如,有人问你:“你今天上班路上堵不堵?”直接说“堵”或者“不堵”就好,简洁明了。若是回答:“哎呀,我今天出门的时候还以为不会堵呢,结果走到一半就开始堵了,堵得死死的,我都快迟到了,还好最后踩点赶到公司了。”这样的回答虽然详细描述了过程,但对于询问者来说,可能只是想快速了解一个简单的情况,如此冗长的回答反而显得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