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国之所以答应将这些先进的仪器出口到国内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因为中药的出口或者说是因为利巴韦林。
不只是苏国、小鬼子、鹰国等郭嘉,就连米国、得国也从其他郭嘉买到了板蓝根颗粒。
这几个郭嘉的医药公司,包括辉瑞和当时的全球第一大制药公司默沙东都在研究板蓝根的构成。
只是。
板蓝根里的有机化合物太多了,他们不可能精准的找出利巴韦林进行研究。
况且。
流感结束以后再出口出去的板蓝根颗粒当中根本就没有加入利巴韦林了,他们想要找到更是不可能。
出口这些先进仪器的时候苏国还提出了一个附加条件,他们需要板蓝根颗粒的制造方法。
我方人员答应了。
板蓝根颗粒的制造方法并就没有多高的技术含量。
此外。
板蓝根原产于我国。
耐寒、喜温热。
也就是说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能栽培,可是要培育的话必须要经过好几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行。
苏国想要制造板蓝根颗粒就必须从我国进口板蓝根,就像是国内想要制造宝塔糖一定要从苏国进口大量茴蒿一样,几年之后板蓝根栽培的产能才可能上去。
更何况苏国寒冷,这种条件板蓝根即便是培育成功产量也不会太高,依旧是需要进口的。
有了这些实验仪器,六院实验室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顶尖的生化、医学实验室之一。
虽然没有核磁共振仪,但是测定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无机化合物结构式还是可能的,无非是多进行一些实验、反复尝试而已。
在实验室里利用各种仪器做了简单的检测,根据后世相关的记忆,李平安又做出了一篇分析阿维菌素结构的报告,报告上指出其是一种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
天然阿维菌素中含有8个组分,主要有4种即A1a、A2a、B1a和B2a,其总含量≥80%;对应的4个比例较小的同系物是A1b、A2b、B1b和B2b,其总含量≤20%。
实验室继续对阿维菌素进行结构修饰与活性测定,将阿维菌素B1a和B1b的C-22, 23双键进行了还原,得到还原后的产物即22,23-双氢阿维菌素B1混合物(22,23-dihydroaverme B1a, b,其中B1a≥80%,B1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