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雄性不育株的几率非常低,只有几万分之一,这意味着在大量的水稻植株中寻找这几株特殊的植株,其难度可想而知。
后世袁院士的团队为了找到三株雄性不育株,不得不采用人工方式,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筛选和测试每一株水稻。
他们最终找到了三棵雄性不育株,但这远远不够,因为从遗传的角度来看,这样的单一来源仍然显得过于单一。
为了培育出大面积的高产杂交水稻,袁院士亲自带领团队到海南,在那里待了几年,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最终成功培育出了大面积的高产杂交水稻。
此外,水稻雄性不育系的发现和应用还涉及到复杂的遗传机制和生物技术。细胞核雄性不育通常由隐性基因控制,这意味着在生产上难以找到保持系来保持其后代的不育性,这进一步增加了利用这一特性的难度。
后世。
直到七十年代才找到了光敏雄性不育株农垦58S。
它具有长日照下不育、短日照下可育的特性,这一发现大大简化了生产流程,因为可以利用这一特性在长日照下作为不育系,在短日照下作为保持系,实现一系两用。
这种作物产自鄂省某县。
李平安将杂交水稻的概念以及农垦58S的情况详细的在信中介绍了一下,将信件邮寄到了农科院。
当然。
在写信的时候李平安就已经想好了自己知道农垦58S情况的原因,如果农科院的科研人员问起,他可以说是当初寻找白玉米的时候听一个老家在南方的人说起的。
其实。
农垦58S是后世杂交水稻团队选育之后的命名,在当地是另外一种叫法,李平安只要将这种水稻所在地告诉农科院就行了。
书信寄出去以后李平安长出了一口气。
若是真的能提前找到农垦58S这种水稻的原型,没准儿杂交水稻的科研能够提前十余年。
李平安回家的时候差不多该吃晚饭了,贾张氏这家伙居然也在李家。
不过他却是没将孙子贾强带过来,今年贾强也要上小学了,最近刘悦开始给他缝制新书包、新衣服了,这家伙一直在家里陪着刘悦呢!
李平安乐得贾强不过来,要不然,说不定这家伙会和李业和楚康两个小子抢吃的。
李家吃的是米汤和白面馒头还有炒茄子,徐氏往菜里加的油也不少。
即便是没吃到。
李家人吃饭的时候贾张氏也闻到了浓浓的香气。
贾张氏却不羡慕。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