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指导组的人在一处,两个巡查组的人又在另一处。
官员们如今在食堂吃饭,可以先记账,月末再结账。
另外还会有服务员前来让点餐,倒也不必像吏员们那样去窗口处排队打饭。
点餐之后。
年纪最轻的马世敏为几人斟茶。
李长文等军机大臣倒无所谓,张有誉、马士英、袁继咸、张羡光却是连忙起身敬谢。
一番客套后,李长文喝了口茶,道:“如陛下所言,清田令、普查令的施行关乎我大崋百年大计。”
“此番民政部为主导部门,张尚书及两位侍郎更是添为副总指挥,可得用心办好此事。”
张有誉三人都点头,“我等一定用心。”
此番实施清田令、普查令,刘升为
表重视与决心,亲任总指挥之职,又委任民政部三巨头为副总指挥。
可以说,在接下来的几年中,民政部的重要性将一跃至大崋政务院诸部前三。
张有誉、袁继咸、张羡光等民政部官员的权力也会有所扩张。
权力扩大了,责任同样会变重。
三人之中,张有誉神色如常,看不出其心思。
张羡光则神情振奋,跃跃欲试。
他出身崋部,早在大崋立国前,便对刘升治理天下的一些心思有所了解,知道清丈田亩是必行之策。
等了数年,刘升终于决定走出这一步,到了他大展身手之时,自然振奋。
袁继咸则眉宇间隐约带着忧色。
他出身前明,进入大崋朝廷也比较晚——当年他担任郧阳巡抚,恰逢刘升、张献忠相继攻占了襄阳,因此担责,被流放至贵州。
后来是大崋攻占了贵州,他才得以归乡。
继而在大崋朝中友人的举荐下,加入大崋朝廷,并得任民政部左侍郎之职。
说刘升对他有知遇之恩也不为过。
再加上袁继咸本身也有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自然是希望大崋变得更好。
正因如此,他才有些担忧。
前明时,他虽未在户部任职过,却也知道天下土地兼并之严重,且官僚、乡绅、权贵大多有隐田,甚至数量很大。
清田令一出,等于是让全国地主将隐田暴露出来,从此向朝廷纳税。
这无异于得罪全国地主,乃至绝大部分士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