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微微皱眉,心中虽认同邓芝所言,但仍不动声色地说道:“我汉中地势险要,又有精兵良将,若有外敌来犯,自可坚守。且我五斗米道与百姓同心,众志成城,未必惧怕那些诸侯。”
邓芝微微一笑,说道:“天师所言甚是,汉中的地势与兵力的确是坚实的依仗。但张天师且想,战争一旦爆发,受苦的终究是无辜百姓。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同属道门,教义皆以慈悲为怀,救民济世为本。我太平道如今兵强马壮,势力遍布中原及南方多地,若能与汉中携手合作,便可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足以抵御外敌,保境安民。”
此时,张鲁身旁的谋士阎圃站出来说道:“邓使君,你虽言之凿凿,但太平道与我五斗米道毕竟是不同的教派,若合二为一,教义、教规以及权力分配等诸多问题皆需解决,这岂是易事?且太平道发展迅速,其野心众人皆知,我汉中若归降,岂不是羊入虎口,沦为太平道扩张的工具?”
邓芝看向阎圃,神色镇定地说道:“这位先生所言不无道理。然在这乱世之中,单打独斗难以长久。太平道与五斗米道虽有差异,但皆以道为尊,皆欲在这乱世中为百姓谋福祉。教义与教规的融合并非难事,可在日后共同探讨协商,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至于权力分配,我太平道教主乃仁义之君,定会尊重天师以及汉中各方的权益与地位。汉中可继续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太平道的庇护下,发展自身的经济与文化,传播五斗米道的教义。”
他接着说道:“如今曹操大军随时可能南下,汉中一旦陷入战火,百姓必将生灵涂炭。太平道若能与汉中联合,不仅可保汉中太平,还能借助汉中的地理优势,进一步拓展势力范围,共同对抗曹操等强敌。这对于太平道与五斗米道而言,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张鲁听后,陷入了沉思。他心中明白,邓芝所说的并非全无可能。太平道的实力他有目共睹,若能与之合作,或许真能抵御曹操的威胁。但他又担心归降后失去对汉中的绝对控制权,自己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邓芝见张鲁犹豫不决,又从怀中取出张一凡的书信,双手呈上:“张天师,这是我教主给您的亲笔书信,信中言辞恳切,表达了对天师的敬重与对合作的期盼,还请天师过目。”
张鲁接过书信,仔细阅读起来。信中张一凡对张鲁在汉中的治理成就表示钦佩,提及太平道与五斗米道同出一源,应携手共进,为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盛世。同时承诺,若张鲁归降,汉中百姓将继续享有安宁生活,五斗米道的地位与传统将得到尊重与保护,张鲁本人也将在太平道中拥有重要地位,共同参与天下大事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