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重生:黄天当立,大汉赴死> 第112章 仲达谋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2章 仲达谋动(1 / 2)

太平道据守长安,势力渐趋稳固,然曹操与东吴联军之威胁如阴云密布,笼罩在太平道众人的心间。就在这微妙时刻,一位智谋深远、野心勃勃之人踏入了这乱世棋局,他便是司马懿。

司马懿,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人。其生得鹰视狼顾之相,双眸深邃锐利,仿若能洞察人心深处之隐秘,顾盼之间,隐隐透着一股令人胆寒的威严与狡黠。此人自幼聪慧,熟读兵书,才略非凡,心怀壮志,早有建功立业、逐鹿天下之宏愿。

初时,司马懿在曹操麾下,虽受曹操赏识,却因曹操忌惮其才能,始终未得大用。然司马懿隐忍不发,默默等待时机。值此太平道崛起,曹操在与太平道的连番争斗中渐感力不从心,司马懿见有机可乘,遂主动向曹操进言:“丞相,太平道如今在关中地区势头正盛,若不加以遏制,恐成大患。然其虽兵强马壮,亦并非无懈可击。可先遣一军,佯装败退,引其追击,再设伏兵,必能大破之。”

曹操凝视司马懿良久,心中权衡利弊。他深知司马懿智谋过人,但亦对其有所疑虑。然当下局势危急,曹操无奈之下,只得点头同意:“仲达此计虽妙,但需谨慎行事,切不可有失。”

司马懿领命而去,亲率一支三万余人的军队,向太平道驻守的潼关进发。行至半途,与太平道先锋部队遭遇。司马懿并不恋战,略作交锋后,便下令撤军。太平道将领见曹军败退,欲挥军追击,然赵云心生疑虑,劝阻道:“敌军败退,恐有诈。我等不可贸然追击,当谨守阵地,以防埋伏。”

诸将商议后,决定派小股部队跟踪曹军,主力部队则原地待命。司马懿见太平道并未中计,心中暗叹:“太平道果有能人,此计不成,需另谋他策。” 回营之后,他苦思冥想,又生一计。

司马懿命士兵在营中多设营帐,炉灶,制造出大军云集之假象。同时,他暗中派遣使者,联络关中地区的一些山贼草寇,许以重利,令其在太平道后方捣乱,劫夺粮草物资。

太平道后方粮草运输队屡遭袭击,损失惨重。张一凡闻报,深知后方不稳,必将影响前线战局。遂命张飞率一支军队,回师扫荡山贼草寇,确保粮草运输安全。

司马懿趁太平道分兵之际,亲率精锐部队,夜袭太平道一处营寨。是夜,月色朦胧,司马懿的军队如鬼魅般悄然逼近营寨。太平道守军察觉时,曹军已杀至眼前。司马懿身先士卒,率军冲入营寨,一时间,喊杀声四起,火光冲天。

太平道守将魏延拼死抵抗,与司马懿在营寨中展开一场激战。魏延勇猛无比,手中大刀虎虎生风,所到之处,曹军死伤无数。然司马懿沉着冷静,指挥若定,他利用战术配合,逐渐稳住阵脚,并对魏延形成合围之势。

就在魏延陷入绝境之时,赵云率援军赶到。他见司马懿军阵严整,心中亦不敢小觑。赵云挺枪跃马,直取司马懿。司马懿见赵云来势汹汹,不敢正面交锋,指挥军队且战且退。

赵云与魏延合兵一处,追击司马懿。追至一处山谷,魏延担心有埋伏,劝赵云停止追击。赵云勒马观望,只见山谷中寂静无声,不见曹军踪影。正犹豫间,突然两旁山上滚木礌石如雨点般落下,太平道追兵顿时伤亡惨重。

原来,司马懿早在此处设下埋伏,只等太平道军队上钩。赵云见中了埋伏,心中懊悔不已。他奋力突围,带领残兵败将退回营寨。

此役,太平道虽损失不小,但亦让张一凡等人深刻认识到司马懿的智谋与狡诈。张一凡召集众将,商议应对之策。诸葛亮面色凝重,说道:“主公,司马懿此人深不可测,其智谋不在我之下。且他心怀野心,日后必成大患。我等当小心防范,不可轻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