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台最近纠察,可有新获?”
崔暹端坐立身,开始娓娓道来:
“如今御史台重点监察河北诸州,根据各监察御史以及巡按汇报,已获罪证还未上表纠劾之人有。
兖州刺史李子贡,有坐贪之举、齐州刺史李义深,刚任不久,但已有受纳之行,安德太守李幼举,在职贪污、东郡太守李浑,多有坐赃......”
李义深与李幼举是兄弟,他们的哥哥,如今还是自己弟弟的老师,且都是昔日随父亲信都起义的元勋,想到此处,高澄不免皱眉。
“等等,怎么这么多姓李的?还都是赵郡的!”
“正是!只是因他们都是官居河北,又领部曲,下官不敢擅自纠劾,还未拟奏!”
“你且拟奏,等我先召他们入京,你再上奏即可!”
“是!”
“先前高隆之集襄城王、郑述祖弹劾道游,我才不得不将他带去晋阳以避祸事。
崔暹,如今朝堂内外,文武百官恨你之人,必定甚多。
你日常出行也要多加防备,过几日,我遣一些信得过的护卫给你。
至于弹劾之奏,亦要证据确凿,罪状详尽,万不可落人口实,受人把柄。”
“多谢世子挂心,崔暹定当谨慎行事”
想到崔暹与高隆之有交,高澄就让崔暹先行离去。
随后再对崔昂说道:
“怀远,你办事我一向放心,我欲提你为尚书左丞,以后尚书省诸事,你当为我多多留意,只是不要与游道一样,召至众恨!
高隆之能力不错,只是私心甚重,又睚眦必报,等孙腾此次出巡回来,我欲让他们二人在尚书省中,相互牵制,你当独立行事,莫要参与二人之争!”
崔昂已任长史多年,如今高澄明确表达出对自己的赏识,顿时激动万分,直接出席跪地叩首。
“多谢大将军信任,尚书省诸事,我定尽心尽力,不负所托!”
“时候不早了,你也回去吧!”
崔昂随即起身告退。
此时只剩下了崔季舒,
“叔正,你是我放在陛下身边的一子明棋,陛下多少有所防备。
好在你又精通乐律,这宫廷礼乐也是由你来掌管,你可要多寻些与如娘一般的女子,往御前安排啊!”
崔季舒微微一笑,随即又问道:“大将军,要说这美女,最近我又寻了一些,是否为您安排!”
高澄不禁抽笑,连连应道:
“叔正,我是让你安排于御前,不是让你安排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