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蛇医:“这与人眼构造有关,也与宇宙的血浆构成有关。人眼可见光波长范围是390nm-780nm,可见光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以感知的部分,可见光谱没有精确的范围;一般人的眼睛可以感知的电磁波的波长在400-760nm之间,但还有一些人能够感知到波长大约在380-780nm之间的电磁波。波长不同的电磁波,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不同。正常视力的人眼对波长约为555nm的电磁波最为敏感,这种电磁波处于光学频谱的绿光区域。人眼可以看见的光的范围受大气层影响。大气层对于大部分的电磁辐射来讲都是不透明的,只有可见光波段和其他少数如无线电通讯波段等例外。可见光的主要天然光源是太阳,主要人工光源是白炽物体(特别是白炽灯)。它们所发射的可见光谱是连续的。气体放电管也发射可见光,其光谱是分立的。人眼的折射率十分接见空气的折射率,人能感觉到空气的存在却无法看得见空气。鱼眼可见光波长范围是380nm-780nm,虽然鱼不能看到水这一介质本身,但是鱼能够感知到水的存在以及水中的环境变化,鱼能够依赖侧线来感知水流、水温和水流的方向,而不是通过视觉来感知水。宇宙的血细胞与人体的不同,宇宙的血浆也与人体的血浆不同。我们仰望星空,满眼所见的星辰、星系和星云,这些令人惊叹的天体仅占宇宙的5%,而剩余的95%则是我们知之甚少的暗物质,这些暗物质就是宇宙的血浆,正是这种物质牵引着星系,使星辰、星系和星云聚集在一起,正是暗物质的引力,使得星系能够聚集在一起形成星系群,并且维持了星系结构的相对稳定。宇宙的血浆(暗物质)不发光、不发热,也不与普通物质发生电磁相互作用,因此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它。但是,通过它对周围物体的引力作用,我们可以推断出,暗物质大量存在于宇宙中,其质量远超过星辰、星系和星云等物质。目前,科学家们主要是通过暗物质对周围物体的引力作用来间接研究它。例如,通过观察暗物质对远处星系光线的引力透镜效应,我们可以推断出暗物质的存在和分布。这种引力透镜效应使得远处星系的光线在经过大量暗物质时,会发生弯曲(光的折射现象),从而让我们有机会观测到暗物质的分布情况。”
村医:“您是怎么看待宇宙在继续扩张这个问题的?”
施蛇医:“宇宙从一个奇点快速增长(有的科学家说是‘大爆炸’),就像人体从受精卵快速发育而成,至今宇宙还未成年,所以宇宙还在增长,因此宇宙的血管相应地在增长,所以人们感觉到银河系及河外星系所在的空间(宇宙的血管空间)在继续扩张。”
村医:“您说人类生活在宇宙的血管内,那航天器顺着宇宙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不是省力一些?而逆行方向要费力一些?”
施蛇医:“您乘过飞机吗?在高速飞驰的飞机内,在客舱内朝前走跟朝后走不一样吗?更何况是在比较密闭的宇宙血管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