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胡子在乘坐火车的归家途中于皇姑屯被霓虹关东军事先埋藏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便不治身亡。
这场在当时引发强烈轰动的大案件在后续的调查中谜团重重,直到霓虹战败投降才终于拨开云雾,得以还原事实真相。
张胡子走到如今这一步,究其根源在于他过度膨胀的“野心”。
早年的他不过是出身贫苦人家的一介农夫,幼年遭遇变故,至此流离失所,辗转多地。
和常人一样,他做过小本买卖、当过兽医和木匠,为谋求生计而忙碌着。
若他顺从自己的命运,只为在这乱世寻求一处安身之地的话,也就没有后来的得与失了。
时代给予了这些骁悍之将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的舞台,张胡子也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
1900年,毛子入侵东北,地方崩溃,张胡子在村中组织保险队负责维护治安,后逐渐扩大自己的管辖势力,后来接受新民府受招抚,担任官职。
毛子和本子战争时期,与同为东北巨匪的杜立三“暴打洋人”不同,张胡子便尽显利己本性,先后为两军效力,从中谋取好处。
后奉清政府之命以招安为名诱杀杜立三,剿匪有功,晋升统领,成为东三省总督老徐手下的得力爱将,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
1911年武昌爆发战斗,张胡子率领军队镇压隔命,多次迫害隔命人,得到清廷的赏识与信任,攀附上晚清权贵,得以一步步掌握了奉天省的军政大权。
老袁称帝后,张胡子在北洋搬弄权术,投机取巧,得以受封高官,事业上平步青云。
然而老袁妄图复辟帝制的阴谋失败,在他病逝后,张胡子认清局势,进一步谋求强权。
他趁机夺取兵权,统一奉天省军政并兼并龙江省,与本子进行军械交易提高奉系军队实力。
五四运动爆发后,面对学生们的爱国游行,胡子率领奉军强行镇压。
为了巩固自己在东北的地位,设法驱逐督军孟恩远,最终牢牢将东北三省掌控在自己手里,成为世人眼中的“东北王”。
如果说张张胡子在乱世之中独霸一方是时代的选择,那么他身为封建军阀最终走向悲剧也是无可避免的。
北伐战争可以说推动皇姑屯事件的一大诱因,国民隔命军的两次北伐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华夏在形式上实现了统一。
后来北伐战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张胡子却在京城自立,代表民国行使统治权,自己出任北洋军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华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