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离开三清后殿,告别妙明,向着药仙峰而去。一路走来,三清道宗的一草一木纷纷映入他的眼帘,仿佛格外亲切。来到太极平台处,极目远眺,白茫茫的云海尽收眼底,不由想起自己初来三清道宗之时,被眼前这天下奇景所震撼。七载时光匆匆而过,这片云海依然如此苍茫壮丽。不过那日弱不禁风的少年,如今已经长大成人,还修得一身道法神通。想到此处,江南的心头不免涌起万丈豪情……
回到药仙峰,江南迫不及待地找到几位师兄,向几位师兄禀报了自己要前往儒家书院之事。事有凑巧,今日几位师兄刚好聚在一起,也省去了江南不少功夫。
听到江南竟要去儒家书院替换澹台明泉,几位师兄都是一脸难以置信。儒家书院浩然正气名声在外,可算是天底下最独特的修行法门。天下修行者都趋之若鹜,自然上门求学者络绎不绝。不过儒家书院虽秉持有教无类,尽收天下读书人,但偏偏对修行者不太对付。儒家书院教人学问,学的是治国之道;而不是教人修为,成就仙佛之缘。为了给天下修行者保留一份颜面,儒家书院只给三清道宗、万佛寺、各大修行世家留出一个名额。因此前往儒家书院的弟子基本都出自太清一脉,就连一向强势的上清峰,也是偶有弟子才能享受到此等殊荣。
“小师弟,你这真是得天独厚,宗门的好事都让你占了。”一向淡然的大师兄梅耀也对江南有些嫉妒。
江南不意思地挠了挠了头。
不过梅耀话锋一转,“小师弟,你能入儒家书院可能是件好事,可能也是件坏事。”
江南已有所猜测,“请师兄赐教。”
梅耀摸了摸下巴说:“这无非也和浩然正气有关。传闻浩然正气十分特殊,不需修行,没有法门,只有靠儒家弟子从书中所悟,激发体内的正义之气,虚无缥缈。儒家书院一届千余名弟子,能成者不过寥寥数人。像那澹台师兄,当年他在三清道宗和妙明合称玉清峰双璧。可想而知,天资和修为在同辈中自然是出类拔萃。我记得当时他主动讨得这拜入儒家书院的名额,前往的时候那是意气风发。不过,领悟不了浩然正气就是白白蹉跎了大好岁月,想来这次回宗也是无奈之举。”
听到此处,江南心中再生疑惑,忍不住问道:“大师兄,你说澹台师兄在书院白白蹉跎岁月,此言过了吧?难道澹台师兄在儒家书院就一无所获吗?也许他的修为一日千里也说不定呢!”
梅耀轻轻拍了一下额头,“我所言非虚。忘了说一事,小师弟你有所不知,这儒家书院十分特殊。书院之内方圆十里,都没有天地灵气,在那里是无法修行的。至于治国作学问,对于我们修行者而言又有何用?”
“哦?儒家书院所处竟如此神奇,可这又是为何?”
“相传是儒家书院创立者儒圣曾在书院附近布下大阵,隔绝了天地灵气。因此书院范围无论修为高低,都和普通人无异。至于真相如何,我也不知晓。”梅耀已经将他所知和盘托出。“小师弟,你现在明白为何我说儒家书院之行福祸难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