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1章 外交风波(2 / 2)

之所以船政是最好的,并不是其他人技术不行,例如克虏伯自己就做了出来水钢和油钢。

但是申请专利时发现,专利已经被申请了。

他们能自己悄悄生产,毕竟这是军用品,外人也很难拿到证据去告他,也很难告的过。

但想用于商业就不可能了,最少也得改一改,避开专利。

专利的限制不大,但是有,像克虏伯、施耐德这种大公司,没必要为了一项专利丢失商业信誉,还可能损失更多。

“所以你来的意思是,施耐德要维持对他们的支持?”

尼古拉斯没有反驳,他是个贵族,同时是银行家,这点道理一点就通。

亨利点点头:

“根据这份技术参数,闵海军虽然数量上处于劣势,但拥有四艘自己服役的、东瀛人无法有效损伤的战舰。”

“甚至于闵海军还有一艘大型战舰即将服役,基于闵海军对速度的追求,这艘船的速度肯定不会慢。”

“所以如我们的合作者所说,这场战争并没有到结束的时候。”

“退一万步讲,即便要做决定,我们也可以等战争真的结束后再做。”

亨利看到这一个系列的装甲钢,对船政的期望值一下子就拉了上来。

一次单项技术的突破,和一类技术上的多次创新,价值是完全不同的。

施耐德投资了那么多,自然希望收获更多。

“再说了,不论怎么样,我们都不亏不是吗?”

亨利满意的看着二型装甲钢的技术资料,也就是克虏伯水钢的资料。

光卖装甲钢当然不能让施耐德回本,哪怕能卖给英吉利人也一样。

但有了这个噱头,能继续保持施耐德股票的上涨,挣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

东瀛,关门海峡北岸,与北九州隔海相望的山口县赤间关市迎来了一支特别的队伍——谈判团。

从码头到下榻处的道路两旁布满了围观的东瀛人,它们身前一个个警察,竭力维持着秩序。

路中间,一顶顶轿子被抬的摇摇晃晃的,坐着轿子的是清国前来谈判的使者。

整个过程就像是文明观猴请勿投喂一样。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为首,前任钦差出使东瀛大臣李经方为副,还有参赞官罗丰禄、参赞官伍廷芳等人,都坐在轿子里。

摇摇晃晃到下榻处,北洋大臣刚坐下休息,一个他很熟悉的人就来了。

“伊藤,没想到会是你来见我,也对,老夫早该想到的,毕竟这场仗是你发起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