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在进行战争,属下的想法是优先供给军工产业,车厂等战斗结束后再说。”
刘一鸣汇报着当前的情况。
结果是虽然汤潇逸开始投入民用产业,但效果却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显现的。
例如重化工业的重要分支煤化工业,花费巨资从法兰西、德意志订购了设备,特别是高温高压反应容器等。
但一时半会儿却无法开始生产,更别提开始盈利了。
汤潇逸还订购了用于合成氨的高压反应容器。
合成氨不仅能用于军事工业,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于农业。
随着军队规模、控制规模越来越大,农业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
化肥的生产得尽快提上日程。
是的,化肥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过度使用导致土地板结,长期使用导致化学残留等。
但!
那是吃饱了的人才需要考虑的,现在的清国,即便不是饿殍遍地,也差不多。
先把人的肚子喂饱,才有精力去干其他的。
“这件事全权交给你处理……你说,什么情况下,能让朝廷认清楚自己走错路的同时,不付出太大代价。”
汤潇逸揉着眉心。
最近东瀛和清国的联系中,一亿英镑赔款已经降低到两亿两白银以下了。
汤潇逸生怕清国就这样同意了,毕竟是有过前科的。
到时候就成了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只有将战争继续下去一条路,不过……”
刘一鸣十分犹豫。
汤潇逸皱了皱眉:
“不过什么?”
刘一鸣拱了拱手:
“目前,两江闽浙供应二十万大军,压力已经不小。”
“如果继续扩大战争规模,如派兵参与辽东战事,加上船政银行的作用,也顶多支撑一年时间。”
“战争已经打了十个月,只看到规模越来越大,看不到结束战争的曙光。”
“一年,恐怕有些紧张。”
汤潇逸挠了挠头,战争说到底就是打钱。
两江闽浙加起来比东瀛强不少,还有法兰西人支持,但依旧无法支持长时间战争。
因为清国是农业社会,财富生产效率并不高。
“如果陆军向奄美大岛进军,东瀛会应战吗?”
汤潇逸想和东瀛战一场,削弱东瀛的战斗力。
好让东瀛认清现实,接受他之后提出的条件。
“福宁公布后,东瀛舰队怕是会集中所有主力,不会轻易分兵?”
“而咱们曾经牵着东瀛的鼻子走……属下也不确定东瀛会不会相信我们是想和他们决战。”
“不过如果我军进攻奄美大岛,东瀛却不应战的话,其信心和发行的债券都会大跌。”
“如果属下是东瀛首相,即便明知道打不赢,也得出来秀一秀肌肉。”
“不然仗就没法打了。”
刘一鸣觉得悬,因为闵军戏耍过东瀛不止一次。
想让东瀛相信,难度不小。
汤潇逸看着地图,目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准备后勤物资,两周后开始进攻奄美大岛,逼迫东瀛决战。”
“这段时间,对战舰进行保养维护,准备和东瀛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