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话语落下,所有人顿时又将目光放到李善长身上,李善长见状,只得站出身来。
“禀皇上,明王,对于明王所说的这个百强县,在下认为,这对于大明而言,确实有利于大明,对于底下官员,也是极为有利的。
但此法,还需进行商议,因为明王所说的新制,尤其是这个指标,无比重要,这将关乎是百姓以及大明官员的未来。
而这个指标的制定,还需要彻底在每一个方面,全部商议落定之后,才能执行。
除了指标,中书省牵头,各部协调,同样需要商议出具体的职责,以便进行落实到位。
尤其是大明每一县的了解,也是一个需要时间以及人力去完成的,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做的。
简而言之,在下认为,此新制可行,但需要将各方面的细节之处全部敲定,才能推行。”
朱元璋与朱元启听到李善长的话,都是暗道一声老狐狸,李善长这番话,看似说了,但又什么都没有说,看似站队了,但又没有完全站队。
李善长说的这些,谁心里都清楚,这个新制,定然是不能草草推行,必然是要经过无数次的商议,确定好细节,才能推行的。
至于时间,定然也需要时间,人力更是不用多说,这也是必须的,所以为什么才说李善长说了这些废话呢。
不过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元启,也没有去怪李善长,毕竟别人已经是丞相了,国公了,进无可进,又涉及到新制,谨慎一些也是正常。
而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随即将目光看向刘基,他现在就希望刘基,能够继续发挥出以往的实力,只要是真正对大明有益的,他就无惧任何人,任何话语。
朱元璋眼神期待,缓缓开口。
“百室所说的,确实不错,这个新制,确实极好。
伯温,你也说说,咱弟明王所说的百强县,你认为该如何?”
刘基神色严肃,当即站出。
“禀皇上,明王所说百强县,在下认同,在下认为,应当尽快商议出指标、各部如何执行等事宜,以让此事尽快推行。
如同李相所言,此事不仅是对大明,更是对百姓以及官员的幸事,有了这一套具体奖惩指标,可以让那些真正为大明,为百姓而努力的官员,不被辜负,也能让皇上以及天下人,都知道是如何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