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在鬼子们的记录中,也有三枪八路的记载,知道八路打伏击在开了枪后,就会尽量突进,然后跟鬼子绞杀子一起,用白刃战战斗。
这条河的存在,就让鬼子们下意识的不把这边当做伏击的地方。毕竟,30多米跨度的河沟,谁能一下就跑过来?而且河水也不是那么浅…所以,第二大队的同志们能在河岸向山坡上不远的地方就敢埋伏下,也不怕被鬼子发现了。
能轻易伤到东边上山的路,就是锦上村东头的那边,那边没有河道阻挡。而鬼子一旦过了出村子的石头桥……嘿嘿,就回不去了!
而现在,鬼子们依旧把希望寄托在这条河的阻挡上!因为鬼子在枪林弹雨中,听到枪声是从东北向的山上打来的,也就是河流那边的山上打来的。而一旦远离了这条河,那就远离了八路的射击范围,出了枪弹的射击距离,那就安全了!
也是因此考虑,剩下的那几百的日伪军,凡是能甩开腿跑的,都向着河谷东南侧的麦田里面跑去。只要跑到那边的山坡下,就能有500多米的距离,怎么着也能躲过子弹的有效射程了吧?
看到鬼子跟伪军们往麦田这边跑,山上抱着半自动的同志们打的更起劲了!这会儿的功夫,突击步枪跟轻机枪都已经换了俩弹匣了,半自动也换了一个弹匣了,冲锋枪甚至都换了三个弹匣了……也就是说,半自动还能自由的射击,其他人就得向着节约子弹了。
好吧,节约子弹这个问题谁都没有说,但是勤俭节约是个好习惯。在前期的大量火力投入后,也是该放松一下了,反正这些鬼子伪军都跑不了,因为对面不是还有一连跟三分区独一营么,38团的同志们也有在那边山上的。
河谷这边的山上,二大队1连,独立团1营,甚至38团的同志们,那都是高兴的紧!
虽然他们的任务是打起来了从背后压上去,但是现在鬼子伪军自己送上门来了,那就不用挪动地方了,等着鬼子上门就好了么!于是,战士们就侧眼看着自家班长,班长们看着排长,排长们看着连长,连长们看着鬼子伪军,计算着鬼子伪军过来的距离。
“400米……300米……200米……100…打,狠狠的打……”
在一连长大声的命令中,同志们终于按耐不住,啪啪啪的打响了手里的武器,甚至霰弹炮组的同志们都架起了霰弹炮,对着鬼子最密集的地方轰了过去!一连如此,白营长这边自然不能示弱啊,他们营的同志们也是纷纷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