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身女心的糟心大姨子终于走了,肖督主颇有种嫁祸于人的快感。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对晋泽康的态度尤其好,搞得摄政王还以为肖渊背着他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
只是他这好心情没持续多长时间,更糟心的事儿来了。
经过半个月的扯皮试探犬戎终于按捺不住了,提出要当面恭贺新皇登基。
恭贺是假,只是想借此办一场宴会把大晋的官员聚集起来。
而他们则准备在宴会上发难,软硬兼施迫使大晋给予他们粮草支持。
这些日子他们也拉拢了一部分官员,届时这些主和派会以两国邦交不宜开战为由附和犬戎。
对于蛮夷的态度大晋从来没有统一过,主战派和主和派各有市场。
至于哪一派能得到重用全看当时的国力和当权者的态度。
遇到意气风发励精图治的皇帝主战派就是忠臣。
那些不愿打仗的主和派就是软骨头吃里扒外的叛徒。
若是在位的皇帝是个胆小怕事的,那么主战派就会被视为挑起战乱不顾百姓死活的罪人。
而主和派则会被皇帝视为心怀百姓的贤臣委以重任。
在这样的局势下,主战派的将领们空有一腔热血和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
边境的蛮夷见状愈发嚣张跋扈不断侵犯边境烧杀抢掠百姓们苦不堪言。
至于国力就更好解释了,大部分时候是兵强马壮就打国库空虚就和。
毕竟兵马未到粮草先行,打仗就是在烧钱,没点儿家底子根本打不起。
如今大晋的情况比较复杂。
今年年景不好,不光犬戎遭了灾大晋也不遑多让。
论国库两边都不好过。
尤其皇帝年幼摄政王和镇国侯分庭抗礼,按说大晋不具备跟犬戎正面硬刚的实力。
朝臣们猜测着这两个刚得了高位的未必想打仗,所以才有不少的官员收了犬戎的重金打算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