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地说象牙是雄性的亚洲象、非洲象、猛犸象的獠牙,广义地也可以指河马、野猪、海象、鲸等动物的獠牙或牙齿。
《诗经·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左传》中有: “象有齿,以焚其身,贿也。”说明在我国周朝时期,就已经有象牙雕刻的行业。
《周礼·太宰》记载,周朝的手工业使用的原材料称为“八材”,象牙即八材其中之一。
周代礼仪规定,只有诸侯在上朝的时候,才能持用象笏。
到了唐朝的时候,五品以下的官员,已经都能手持象牙笏。
象牙雕刻艺术是古老的民间工艺,商代牙雕工艺水平已很高,象牙主要制做筷、杯、纹饰和青铜器的风格雷同。
到了春秋时期,象牙除做生活用品外,还做剑鞘等其他用品。
到唐代,象牙的镂雕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元代在皇宫内,成立了牙雕加工部门。到了17世纪时期,中国象牙雕刻造诣达到了新的水平,可套雕出几个层次的雕件。
到了19世纪的中国,象牙雕刻艺术,已经具有了相当强的工业生产规模,象牙雕刻工艺品大量出口。
象牙雕刻内容有民俗、飞禽、走兽、花卉、童趣、神话、景物等等。
到了20世纪以后,全世界都有了动物保护意识,象牙雕刻作品已较日渐稀少少,更多的用于制作实用物品,如镜框、麻将牌、把手、杯托、药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