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高熲不禁暗自长长地叹息了一声,脸上流露出一抹无奈和遗憾。只可惜自己的儿子高弘德对武艺毫无兴趣,整天沉醉于诗词文章之中,舞文弄墨倒是颇为擅长,可论起武功,却实在是令人摇头。如今他的武功水平,甚至还比不上自己年轻的时候。
隋文帝听了二人的提议,眉头微微蹙起,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他在心中反复权衡着利弊,目光深邃而凝重。过了片刻,随即表示可以,他抬起头,神色严肃且庄重地说道:“若此选拔日后能成为常态,文、武皆可举办,广泛地招揽天下的贤能之士,为国家所用,这实乃国家之幸事,百姓之福分啊!”
后来,此事在隋炀帝杨广在位之时被进一步发扬光大。杨广极具雄心壮志,他不满足于现有的规模和形式,不仅大规模地扩大了选拔的规模和范围,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参与其中,还对其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改革和完善。他精心制定了更为规范和公平的选拔标准和流程,力求让真正的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在杨广的大力推动下,这一举措逐渐演变发展,影响力日益扩大。最终,成为了影响深远的中国科举制的先河。它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为普通百姓提供了晋升的通道,为国家选拔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一创举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后世选拔人才开创了全新的道路,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极为深远、不可磨灭的影响。
于是,朝廷迅速发布通告,通过驿站快马加鞭,沿着四通八达的官道,传遍了隋朝的各个地方。那通告上明晃晃地写着:凡是武功高强者,皆可前来参加选拔,一展身手,为国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