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听闻那图赖已率军来了芜湖,溧阳、宜兴定然兵力空虚,莫不如遣一支人马趁此良机拿下这些城池,好打通水道。”
侯承祖不是什么善于攀附的人,但这一路他与太子殿下同行,于情于理都该守在其左右,所以在数日接触之后,他也算是对这位殿下有了些认识。
由此,也便在朱慈烺话音落下之时猜到了他在“可惜”什么,继而拿出了自己的方略。
老实讲,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的心态一变再变,远超生命的前几十年。
江北丢失的消息刚刚传来时,他迷茫过,也犹豫过,但最终他还是做出了毁家纾难与鞑子拼死一战的决定。
其后鞑子一路南下,江南各城陆续投清的消息不断传来,但他在绝望之余却也未有半点动摇,只是秣兵历马、全力备战,静待最后时刻的到来而已。
待到崇明岛一会,突然出现的太子殿下虽如一道曙光射入每一个心存决死之意的将帅心中,但任谁都不曾觉得大明在江南还能有什么作为。
直到...........
一战未接!
尼堪授首!四万清军降的降,死的死,而做好了殉国准备的侯承祖竟然连一场仗都没能捞到!
要知道连吴志葵那等兵匪都与鞑子打了一仗!
如此情形,他怎能甘心?
好在殿下布好新的谋算后将他派到了太湖之中,只待鞑子从湖州北撤便尾随骚扰。
可谁知这次鞑子竟一头扎进了天目山中,他一路的任务却又落到了空处。
那两日,侯承祖真可谓寝食难安!
要知道太子殿下虽不看重首功,但打过硬仗的队伍肯定会比空走了一遭的受重用的多,他便是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儿子、后辈、家族着想。
由此,求战之意也就一日盛过一日。
也倒是天不厌弃,没过多长时间,侯承祖便接到了军令,命他随殿下一同北上去往芜湖,可这一路行来,他还没高兴几日,却又从殿下言辞之间发现了一个令他失望的情况。
太子殿下似乎有什么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法子。
此行重点只是收拢袁左二部,根本没打算在芜湖打仗。
如此一来,他也就只能将捞战功的算盘打到旁的上面了。
对侯承祖的心思,朱慈烺自然是不清楚的,在听到这个建议之后,他也没说什么,只是在摇了摇头之后便将注意力投到了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