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从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第二十八章 百年山东(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八章 百年山东(九)(1 / 2)

第535章 百年山东(九)

一个月后

燕公三百三十六年夏(546年)

鲁县(曲阜)

侯景正亲自带着上千士兵监督上万民夫的挖坟工作,首先挖开的便是孔子的墓。

孔子一生清贫,没什么陪葬品,所以盗墓贼也懒得光顾,并且有孔家后人世代守护,因此为了政权的稳定性,历代王朝也没兴趣挖孔子的坟墓。

不过这些对燕国来说都不算什么事,毕竟燕国暂时没有入主中原的野心,所以用不着稳定中原读书人的民心。

莫说是孔子的墓,就算是秦皇汉武的墓,只要遇到了,那也必须挖。

若是不满,大可来战,尔等蝼蚁,孤何惧之?

燕恋本来还想效仿中原,恢复先祖王泰浩时期的人殉制度,不过议会那边没有通过,因为太浪费劳动力了,有人口殉葬,不如拿去开荒。

中原在周公礼制后,虽然消灭了人祭风俗,但是人殉制度依旧保留着,即便到了汉晋时代,人殉依旧风靡,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世家大族,都喜欢把自己的宠妃、侍女、奴仆带进陵墓里。

(唐朝时,只有皇帝可以人殉,人殉不再是风俗,而仅仅只是皇帝特权,到了宋朝时,人殉才暂时消失,直到朱元璋又恢复了人殉。)

很多燕国儒生都认为中原是先进的,燕国应该向中原学习,主动中原化,所以应当恢复人殉风俗,这样才能与中原接轨。

不搞人祭,你也配叫殷商正统?

不搞人殉,你也配叫华夏正统?

很可惜,在燕国儒生眼里,他们发现绝大多数燕国贵族们都非常“短视”,宁愿让劳动力去海外开荒,也不肯学习中原先进的人殉文化,不愿意主动向正统靠拢。

燕国儒生们将实行人殉的王泰浩称之为千古一帝,把废除人殉的王泰然进行贬低,认为其不过是表面尊儒,表面说着仁义爱民,却不肯把老百姓拿去人殉,这算哪门子仁义爱民?

他们认为,老百姓在人世间苦了一辈子,巴不得被人殉,这样就能去阴间享福,结果你王泰然为了有更多劳动力种田,居然取消人殉这么先进的中原文化制度,这哪里算的上是仁义爱民呢?

燕国贵族们还是太仁慈了,如果他们像中原世家一样把老百姓人殉,就不会有人说他们残忍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