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修真小说>大唐千机志> 第9章 不血之伤 牵连党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不血之伤 牵连党争(2 / 2)

周骞治理洛阳县三年有余,洛阳地界上盗匪并不多,杀人案一年到头也就十余件,盗抢杀人不过几件,死者多是富户豪右,官户被盗被杀甚少。这几日,洛州府、洛阳县衙将逃奴、浮浪户、盗匪和江湖帮派全都查个遍,抓了上百人,连有重大嫌疑的人也没查出来。其实大家心知肚明,堂堂四品大臣在家中遇刺,焉能是一般流匪所为?

况且此案有两个疑点,其一,明崇俨修习道术,武功修为不俗,竟然死得无声无息,直至第二天清晨才被家仆发现,行刺之人的武功非同一般,绝非一般江湖中人所能为。

其二,据尸检验状,明崇俨尸体有两处伤,其中颈部的刀切伤,长三寸、深两寸,切口断面平滑、从骨缝间割开,伤口没有血流出。

“伤口不见血?”饶是卓不浪听惯了奇闻异事,也十分诧异。

“没错。”周骞回忆道。发现明崇俨尸体是在明家宅院的内堂,屋内陈设素朴、有些凌乱,有翻找的痕迹。堂中正北是一面屏风,屏风后是卧床。明崇俨仰躺在床上,心口上插着一柄短刀,刀口周围已经被血浸透。脖颈上还有一条长约两寸的刀痕,颜色乌黑,好像凝固的血,但奇怪的是,伤口没有渗出血迹。周骞询问仵作,仵作也连连摇头称奇。大理寺仵作上报的尸检验状上也记明,伤口未见血流出。

“就此两疑点,已可判明,此案绝非一般匪盗所为。”说及此,周骞又猛灌两杯酒,想借酒劲安抚心中焦虑:“朝中上下都明白,明崇俨案极有可能牵连皇家。可有嫌疑的地方,三司不敢查,甚至连提都不敢提。前日,圣上召问案情,三司推说是匪盗所为,这分明是不敢彻查而有心推脱。幸而天后追问详情,三司人等含糊其辞。天后大怒,训斥有司人等查办不力,责令继续追查……”

周骞顿了顿,仰脖灌下一杯酒,接着道:“五郎,此案恐牵连朝中党争,有司人等人人自危,彻查怕卷入党争家破人亡,不查又怕二圣降罪祸不旋踵,根本是无从查办。三司到底是京师官署,如有心推脱,责难洛阳县辖法治不彰以致匪盗横行、误导圣听,恐怕……”

周骞越说越焦躁,眉头已经皱成了一线。卓不浪斟满酒,轻啜一口,没有出声。此刻倾听就是对周骞最好的慰藉。

周骞喝了口酒,稍稍平复后,又接着道:“如今此事凶多吉少。我已写好奏疏,若三司推脱,我便上奏二圣,宁可身陷党争,也不替他人蒙冤获罪……”

卓不浪浅酌轻啜,看似垂目倾听,其实眼神一直瞅着周骞。他已听出周骞言外之意。若二圣追问此案,三司又查不出结果,定会推脱于州县。周骞身为东都县令,上受制于三司和州府,下无处可推脱,一旦天威降临,难保不会有倾覆之祸。唯有直言上奏,禀明案情,或能求得自保。可行此下策,必会得罪太子,躲得过今日躲不过明日,将来下场也不可预知。如今中宫东宫党争不休,与其坐以待罪,不如彻底依附天后,兴许还可以转危为安。况且与大哥卓不黩境况相似,周骞一路升迁,俱是贾敦实向天后举荐,周骞也因此被视为北门学士,本就骑虎难下,现在更是退无可退,不如索性把心一横,无论祸福、追随天后到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