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四年六月。
岳飞在武植的举荐下,授命组建军队,总领四方平叛。
短短三个月时间,其硬生生的拉起了一支两万人的部队,正式拉开了剿匪平叛的序幕。
九月末。
第一战打响。
两万对五万。
大获全胜。
岳家军之名鹤起。
两万部队,扩充到了三万。
十一月中,陕北再战,三万对十万,数场鏖战皆大胜。
名扬四海。
宣和五年初。
转战东南,离京两月余,横扫八百里,大小数十战,肃清东南。
彼时,岳家军已经扩充到了五万。
放眼宋土,小患尽除,成规模的叛乱仅剩两股势力。
一者西南穆氏,拥兵二十余万,声势比之当初的方腊更甚,能征善战者众多,算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二者梁山,用兵十余万,占据水泊天险,宛若一颗恶心的钉子。
岳飞的本意是修整数月,先平西南穆氏,然后徐图梁山。
然他这边刚把修整计划拟定好,还没等他召集诸将下达命令呢,却接到了武植的信。
“梁山辱我过甚,弟当如何?”
短短十个字,却似乎透着尸山血海。
叫来送信的暗探细问之后,岳飞当场将刚刚拟定好的修整计划给烧了,转头就下令,“全军拔营,攻打梁山。”
岳飞对梁山的观感,和武植如出一辙。
两人都坚定的认为,那帮人不过是两面三刀的乌合之众而已,自私自利,不堪重任。
所以,燕青领着一群人欲投到他的账下时,他是发自内心的拒绝的,要不是看到了武植的举荐信,早就将燕青等给扫地出门了。
事实证明,狗改不了吃屎。
武植叛国的消息刚传过来,岳飞便明显察觉到燕青等人动摇了。
不过当时的他根本没有闲心去理会,立刻冒着杀头的风险赶赴汴京,投入危局。
归来重新建军之际,果不其然,燕青等全不见了,当了逃兵。
对此,岳飞毫不意外,也不以为意。
却没有料到,他们竟然勾结宫闱,暗中谋划了此等突破道德底线的腌臜事。
士可忍孰不可忍。
岳飞虽然忧心没人能制衡武植,担心武植会篡位。
但从本心出发,他对武植是极为敬重的,不然也不会在武植出事的时候,第一时间赶过去挣命。
而那日酒桌上武植的许诺,以及接下来实打实的行动,让这敬重更加纯粹。
于是,在得知事情全貌之后,岳飞怒了,闹了,杀气四溢。
这杀气蔓延开去,很快便遍及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