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小说>再见了,赵宋> 第135章 楚地之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5章 楚地之材(1 / 2)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这一后世被广为传称的佳联,道出千百年来楚地的人才济济。在后世很长一段时间内,楚南的仁人志士们更是撑起了华夏的一片天空。

而从千年前,就有“楚虽三户、灭秦必楚”的佳话流传开来,可见楚地在历史的进程中,就不是一支可以忽略的力量。

但纵观历史,楚地从来就没有成为舞台上的主角,因而也有《左传》里“虽楚有材、晋地用之”的古训。中原,才是左右历史进程的主要舞台。

本时空的因缘际会,三兄弟从天而降回到楚南,虽挟后世千多年的见识和远见,但要成就一番大业,却也是感到人才的难得和发掘之艰难。

人才的成长,离不开天时、地利和伯乐,风起云涌之时,江山代有人才出,但需要成长的土壤。而陆少峰,现在就努力地让楚南成为培养人才的沃土。

对苏浩的放纵也罢,对唐子恒的考验也罢,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无奈的选择。因而,当楚南大局初定,陆少峰在积极谋划未来之时,有意识地开始搜罗和发掘能担起更大责任的人才。

三兄弟也很清楚,或许可以凭他们的能力去打下一片天空,但若要成就能改变历史走向的伟业,就得从人才的储备入手,用后世的思想改变他们,并一直延续下去。

苏二叔是不理解陆少峰苦心的,他只是凭着自己的本心实心任事,为的是在陆记的旗帜下,将苏家发扬光大。他口头上虽然说着担心苏浩会犯错的话,心里实则是很是受用,对三兄弟要将苏浩打造成本时空冠军侯的做法,更是比谁都还上心。

“浩哥儿能得到你们三位大哥的提点,是他几世也难得修来的福气,我苏家现在也是声名在外。可是少峰,还有志伟和子强,你们的大计我清楚,是不希望在将来看来一个新的世家独立于各家之上的,这也有违于政务院的施治方略。”

很显然,二叔居安思危,对将来苏家的命运很是担忧。花无百日红的浅显道理他是懂的,现在有这个机会跟三兄弟深谈这事,即是打了一个预防针,也是表明他的心迹。

“二叔,你老是多虑了。我们虽然反对所谓的世家大族,主要是因为这些大家族已成为了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可我们也不是要将所有的世家消灭,而是希望他们能自我进化,成为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

赵志伟见二叔能早早地想到这一层,给陆少峰使一个眼色后出言劝慰。

“是啊,老大说得对。二叔,真没有必要这么忌讳的。不过二叔能这么想,我们也是很欣慰,这证明二叔是真正地跟我们想到一处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