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研制已有重大的突破,两代几型的原型机都还在测试之中,从进度上看只需两三个月便能投入到实际应用。
局势变换得太快,陆少峰只得借助开挂的力量。
在赵志伟受到攻击时,两辆汽车受损严重,本时空又找不到相应的配件,汽车再次上路的可能性极低。陆少峰将车上两台大功率发动机拆下来,安装到两架木质结构的飞机原型机上。
两台汽车的轮胎也被陆少峰合理利用,被改装成了飞机的轮胎。至于后面的飞机轮胎用何种替代品,也只得另想它法,先让飞机能飞起来并平安着陆是最重要的。
在陆少峰的引领下,众人来到军营的飞艇基地,看到宽大的起降平台上新建起了一条长长的跑道。
跑道至少有两千米的长度,宽度近百米。
跑道的最顶端停着两架蜻蜓模样的新鲜物,众人知道这就是陆少峰口中的飞机。
与蜻蜓不同的是,飞机的左右翅膀还分成了上下两个,机头最前面还有一个大大的像是电风扇叶子似的东西。
陆少峰没有采用单机翼的方案,在没有取得宝贵的飞行数据之前,他保守地选用了双机翼结构,以求得最大的安全系数。
坠落一架飞机并不是大事,而开飞机的人却是极为难得的宝贵人才。毫无疑问,本时空的第一个飞行员是赵小三,他既是飞机制造的参与者,又是第一个试飞员。
“小三,准备得怎么样了?”
赵小三早已等在飞机旁边,并且已将飞机检查了很多遍。
其实,他也只有短短几天的飞行经验。
造出第一台飞机后,按陆少峰亲自起草的试飞计划,赵小三先是驾驶着飞机在空中飞行了短短的几百米,一等飞机离地就马上着陆。
有了起飞着陆的数次体验后,赵小三的胆子越来越大,只三四天时间便能在空中较为自如地操控着转弯、爬升,现在他已积累了近十个小时的飞行经验。
“大公子,一切正常,可以起飞。”
赵小三没有多余的话,眼神中带着异样的光彩。体会到空中飞行的奇妙后,对陆少峰安排他担任飞行团长的最后一丝迟疑也打消了。
倒不是赵小三害怕危险或贪图安逸,而是怕坏了陆少峰的大事。
这几年虽然一直承担着研发产品的重任,可赵小三经历的危险一点也不少。研制无烟火药时,就经常在实验室发生爆炸,要不是运气好,他可能早就缺胳膊断腿了。
“行,那就起飞吧,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