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代表起初言辞闪烁,顾左右而言他,但在范宇的旁敲侧击下,终于透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
“范总,你们公司的实力大家都有目共睹,方案也确实不错,只是在某些关键决策人的眼中,似乎缺了点什么……具体是什么,我也不便多说,你还是从自身找找原因吧。”
这番话如同迷雾中的一丝曙光,虽未点明真相,却给了范宇一个明确的调查方向。他回到公司后,立刻组织了核心团队成员,开了一场闭门会议。会上,范宇将收集到的所有线索一一摆在桌面上,大家围绕着“关键决策人”这个核心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有人猜测是不是竞争对手暗中向决策人输送了利益,以换取中标机会;也有人认为或许是公司在公关环节上出现了疏忽,没有让决策人充分了解公司的优势。 在深思熟虑之后,范宇决定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
一方面,他安排公司最得力的公关人员,对参与竞标的客户公司进行深度摸底,了解决策层的人员构成、喜好厌恶,试图找到沟通的突破口;另一方面,他向公司高层汇报了情况,申请成立专项调查组,彻查是否存在内部泄密或竞争对手恶意干扰的情况。一旦发现任何不正当行为,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些蛛丝马迹逐渐浮出水面。公关人员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竞争对手在近期频繁与客户公司的几位核心决策人私下接触,而且每次见面的地点都极为隐秘,行为十分可疑。调查组这边也有了重大发现,公司内部的网络系统曾在竞标前夕出现过几次异常的访问记录,虽然黑客入侵的迹象并不明显,但数据的流向却指向了竞争对手的方向。
种种迹象表明,公司很可能陷入了一场精心策划的商业阴谋之中。 范宇得知这些情况后,怒不可遏。他深知,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公司不仅会在竞标中继续失利,还可能面临更大的声誉和经济损失。在与公司高层紧急磋商后,他们决定主动出击,向客户公司正式递交了一份申诉函,详细阐述了公司在竞标过程中发现的疑点,以及对公平竞争环境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