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嫔心中一凛,明白皇贵妃这是在借继后如懿之事提醒自己,要时刻警醒,不可让家族之事牵连到自己。她连忙点头应承:“皇贵妃教训的是,臣妾定当铭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也约束好家族中人。”
馨澜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几分深意,仿佛是对这宫廷中的权力游戏早已了然于胸。她轻启朱唇,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力量:“其实皇上已经够护着如懿了。如懿那亲弟弟谋害靖国公,证据确凿,按律当斩,本是死罪难逃。但皇上却一直未曾下令三司会审,只是将他囚禁起来,这其中的意思,你我皆是心知肚明。”
她轻轻抚了抚衣袖,指尖滑过细腻的绸缎,如同在梳理这复杂的宫廷脉络:“只要如懿能平安生下皇子,皇上便打着为嫡子祈福的幌子,想要饶她弟弟一命。这手段,可真是高明啊,既显示了皇上的宽宏大量,又保全了皇嗣的颜面。本宫和靖国公又能如何呢?面对这至高无上的皇权,我们即便是心有不甘,也只能乖乖的咽下那口气,将这苦水往肚子里咽。”
说到此处,馨澜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与愤懑,但随即又被深深的隐藏起来,仿佛从未有过波澜。她深知,在这宫廷之中,权力和地位才是一切。而她和靖国公,即便心中再有不甘,也只能选择隐忍,将这仇恨化作深宫中的一缕青烟。
然而,咱们的这位皇后娘娘如懿,却偏偏不谙此宫廷生存之道。在那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皇室宗亲、满朝文武齐聚一堂,本应是一片肃穆庄严之景,却因她的一时冲动而变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她,竟以一介女子之躯,挺着日渐隆起的腹部,将那关乎亲弟弟生死之事,堂而皇之地摆在了众人面前,以此作为筹码,只为换取那犯下滔天大罪的亲弟弟一条性命。
此举一出,满座皆惊。有人摇头叹息,有人暗自窃喜,更多的人则是在心中暗自揣度这背后的深意与可能的后果。而馨澜,作为这宫中资历深厚的皇贵妃,更是心中五味杂陈,暗自感叹不已。
“这如懿啊,”馨澜心中暗叹,声音低沉而充满无奈,“可真是被那所谓的情义冲昏了头脑,全然不顾这宫廷中的生存法则。在这波谲云诡的宫廷之中,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她如此行事,又怎能在这深宫之中立足呢?”
令嫔,名唤嬿婉,闻言更是神色复杂。她入宫多年,早已见识了皇上的薄情与多情,见证了无数宠妃的兴衰更替。她低眉沉思,轻声道:“娘娘所言极是,皇上之心,深不可测。皇后此举,虽显情深意重,却也触动了皇上的逆鳞。可……皇后毕竟曾是皇上心头的朱砂痣,难道就真的没有一丝回旋的余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