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上,众人来来往往,交谈声此起彼伏。沈玲珑寻了个稍显安静的角落,正碰上中影韩三爷,两人便随意地闲聊起来。
韩三爷端着酒杯,轻轻晃了晃里面的酒液,神色变得有些严肃,对沈玲珑说道:“玲珑啊,跟你透个信儿,总局最近可有大动作,计划搞个专项整治行动呢。”
沈玲珑微微皱眉,好奇地问:“哦?三爷,这是怎么回事呀,您给我详细说说呗。”
韩三爷抿了一口酒,缓缓开口道:“你也知道,咱们影视行业这些年发展得快,但也出现了不少乱象啊。就拿抗战题材来说吧,那本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壮举,是影视创作的宝贵资源,书写和表现它更是咱们艺术家的责任与使命啊。可你瞧瞧现在市面上一些抗战剧,都成什么样了!”
沈玲珑深有感触地点点头:“是啊,像那因‘手撕鬼子’情节广受争议的《抗日奇侠》,居然还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播出一集 200 万,利润翻倍;热门抗战剧利润率普遍达到 200%。这背后完全是把抗战剧当成了赚钱的工具,哪还有对历史的尊重啊。”
韩三爷接着说道:“可不只是这样,这热闹的中国抗日剧‘代工厂’的背后,是一条成熟而有效的营销生产线和一个正义凛然的爱国生意场。它是文化导向和资本追逐共同的产物,同时借力于民间特殊的审美志趣和历史观——这远不是一场单纯的娱乐围观啊。近年来,抗日题材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但质量良莠不齐,有的甚至出现很多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之前央视《新闻 1+1》还专门盘点、批评了这一系列的雷人抗日剧。就比如有部剧里,一个战士凭借飞刀绝技,在战场上百发百中,轻松干掉一大片敌人,仿佛敌人都是静止不动的靶子,这完全脱离了战争的实际情况。还有一部剧中,竟然出现了用弹弓打下飞机的情节,先不说弹弓的威力能否达到这种程度,单就这种违背常识的设计,就足以看出创作者的随意性。更离谱的是,有的剧为了制造噱头,安排了‘裤裆藏雷’这样低俗且不符合逻辑的桥段,这不仅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更是对历史的严重歪曲。这些奇葩桥段,简直是荒诞至极,这完全是对历史的亵渎和对英烈的不尊重。”
沈玲珑眉头皱得更紧了,一脸无奈地说:“确实,我也看到过一些那样的作品,把抗战那段悲壮又严肃的历史弄得乱七八糟,看着就让人生气。这专项整治行动确实很有必要,得让大家重新重视起历史,尊重历史才行。”
韩三爷轻轻叹了口气:“是啊,这次整治可不只是针对抗战题材。如今娱乐圈还有不少其他问题,比如一些演员的天价片酬,严重挤压了制作成本,导致影视作品的质量无法保证。有些流量明星演技欠佳,却靠着粉丝经济占据大量优质资源,而那些真正有演技、有实力的演员反而机会寥寥。还有一些综艺节目,过度追求娱乐化和话题性,甚至出现了一些低俗、恶搞的内容,对社会风气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
沈玲珑应道:“您说得对,这些问题确实都亟待解决。就像之前某些综艺,为了博眼球,让嘉宾做出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完全没有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那总局这次具体会从哪些方面入手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