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在赵小山沉浸在琉璃制作成功的重大喜悦时,赵来福刘氏没经过他同意便随着夏氏去了隔壁镇见了那姑娘。
琉璃成功了,赵小山第一时间将这一好消息写信告知了远在西北的周彻。
他都打算好了,他要单独成立一个琉璃作坊,所有生产环节都自己来解决,销售环节还是和周彻合作,利润分三成给他。
主意已定,准备工作就要做起来了。
但成立一个新作坊前期的投入是巨大的,他手里的钱却有点不凑手。
从京城回来后他手里的现金满打满算就剩下二千五百两了。
若全投入到琉璃作坊中,肥皂作坊和米粉作坊的生产必然受到影响。
现在光收购密水县的鲜花这一项每日就要几十两银子的投入。
若到了秋日,香皂的账收回来了还行,可他不愿等那么久。
赵小山正愁着呢,家里来客了。
一见他进来,刘氏不顾他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一把将他拉了过来。
“山子,这是你嫂子的二姨,这次过来看你舅妈的,你之前没见过,好好给长辈打个招呼。”
介绍完赵小山,又对对面一个老太介绍起来,“这就是我小儿子赵小山,今年十六了,没啥大能耐,也就开了两个作坊,带着全村人一起挣点小钱,不至于饿死。”
赵小山抬头,才发现家里坐了一个半白头发的老妪,佝偻着腰,皮肤黑黄,颧骨突出,倒是眼睛一点不见浑浊,反而泛着精光。
从赵小山一进门就开始上上下下打量着,看过后又微不可察的点了点头。
“这孩子看着就是个精明的,真是不错,小花能有这样的孩子是你的福气。”
刘氏被夸赞,骄傲的抬起了头。
嘴里还是谦逊道:“这算啥,俺们村老李家的还考中了进士呢,我家山子心思不在读书上,顶多办个作坊,挣点小钱够吃喝罢了。”
那老太太听到前面还点头附和,到后面嘴角微微撇了撇。
连赵小山都听出了他娘浓浓的绿茶味,没心思和她扮演母慈子孝的把戏,“娘,没啥事我就进屋了,累了一天了。”
刘氏一见他要走,一把拉住了他,“别走啊,没看有客人在院里么,今晚在院里吃饭,你大舅他们一会也过来。”
“我先回屋写信,有正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