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体量最大的并非那四尊铜首,而是那对冰箱。
当然,这对冰箱并不是现在家庭里所见到的那种单开门或双开门的冰箱。
而是乾隆时期的铜胎掐丝珐琅冰箱。
掐丝珐琅,就是大名鼎鼎的景泰蓝。
众所周知,古代冰箱跟现代冰箱完全不一样。
古代冰箱不使用电就能使用。
现代冰箱必须接上电才能使用,所以叫电冰箱。
世界上第一台电冰箱诞生于1918年。
现在几乎挨家挨户必备。
华国人的概念很清晰。
柜要有门,箱要有盖。
上开盖为箱,横拉门为柜。
而我们现在的电冰箱是横拉门的,为什么叫电冰箱而不是冰柜呢?
这就跟华国的文物离不开关系。
在我国历史上的冰箱,它出现的时候是箱形,上开盖。
所以叫冰箱。
古时候,冰箱在炎炎夏日已成为一种奢侈的祛暑器具了。
用冰消夏这一习俗,由来已久。
两千多年前《诗经》中就有详细的描述。
那时的冰箱同这个名字一样,就是储存冰块的箱子。
那些冰块都是冬天开凿好,储存到冰窖中,留到夏天使用。
一开始多用陶器,到了春秋中期开始出现青铜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就是曾侯乙铜冰鉴。
可谓华国的冰箱之祖。
到了明清以后,木胎的冰箱最为常见。
曹子建得到的这对冰箱,就是木胎的冰箱。
木胎是木胎,但它表面是景泰蓝的。
这对掐丝珐琅冰箱分箱体和箱座两部分。
箱体高60厘米,每件重达七十多斤。口大底小呈斗形。
夏季来临,冰箱内置冰块,冰块中可以放置水果,通过盖面的两钱纹孔,散发冷气,也可以达到降低室温的目的。
每件有六个面,包括盖面均为景泰蓝。
露在表面的五个面位缠枝宝相花纹,艳丽多彩。
盖沿处刻有‘大清乾隆御制’的字样。
底部一角有一小圆孔,为冰化时泄水之用。
底部的纹饰为寒梅。
冰箱两边有四个提环尤为别致,以二龙戏珠为形,彰显帝王之气。
整体做工精细,珐琅釉色明亮,掐丝均匀流畅,庄重典雅。